有一种冷饮,叫断棒冰。
相信说到断棒冰,我的同龄人自有会心。但仍有必要向年轻人“名词解释”一番:余少时,上海棒冰4分钱一根,雪糕8分钱一根,而断开来的棒冰,只要3分钱。虽然只便宜1分钱,却很受欢迎。
上海人很幸运,即使在那物质匮乏时代,仍有味道极好的冰砖和紫雪糕供应。不过,寻常人家的孩子,吃得最多的还是棒冰。
现在说这些,倒不是忆苦思甜,其实断棒冰一样甜美。我想说的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寻常、普通的食品应该占据市场大多数,冷饮也一样。
现在市场经济,冷饮店卖什么,倒不能靠行政命令来推。但是,东北大板突然风靡上海滩的故事,是不是也给光明牌的盐水棒冰、赤豆棒冰如何“占领”街边店一点信心、一点启示呢?
价钱贵的、花头透的冷饮,有人爱吃,也不妨继续卖。但对于不少孩子和年轻人来说,到了夏天,冷饮几乎是天天要吃的,可能吃来吃去,还是价廉味美的棒冰雪糕最好。低价冷饮的市场需求是很大的,岂可拱手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