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您,今天是你们的国家馆日。”
昨天,记者在米兰世博会游览时,欣喜地收获了来自其他国家馆馆员的祝贺。上午,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向整个世博园区传递了这一信息,而园区广播里播放的中国传统民乐《茉莉花》,更令昨天的米兰世博会充满了中国气息。
意大利小伙舞中国鱼灯
当地时间上午10时30分,米兰世博园中国馆前,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五星红旗显得格外鲜艳。
昨天,中国国家馆特地为馆日准备了“神秘”活动,不过在谜底正式揭晓之前,已经走漏了风声。原来,11位一早等在中国国家馆休息区的意大利小伙,要表演中国浙江传统节庆歌舞“青田鱼灯”,泄密的是他们身旁放着的一只只精心制作的鱼灯。他们来自威尼斯一家中国武馆,会舞龙、舞狮,舞鱼灯还是新学的本领。青田鱼灯是浙江丽水过年时的民俗,舞灯的安杰罗说,中国年特别喜庆、热闹,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到中国体验一下过年气氛,可从没机会,因为每到过年,他们总被在意大利生活的华人请去表演。
一群身穿民族服装的姑娘和小伙也十分引人注目。他们是贵州黔东南来的侗族儿女,今天要在中国国家馆外表演侗族大歌。大歌是侗族人在从事农业生产劳作时唱的歌谣,生动地描述人们劳动时的情景和喜悦的心情,已成功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出开始后,侗族姑娘们银铃般美妙的歌声和穿上中国传统民俗演出服的意大利小伙吸引了大批游客。中国国家馆前的活动向来自五大洲的游客展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
中国馆每天观众1.5万人
在世博大礼堂举行的国家馆日官方仪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国家馆日仪式并致辞,意大利政要也到场祝贺。随后,各方嘉宾共同欣赏了中国国家馆精心准备的文艺演出,感受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由上海市舞蹈学校、上海体育学院表演的多媒体舞蹈《丝路心韵》以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为表演主题,将意大利观众带回了久远的海上丝绸之路年代。如今,意大利年轻人同样理解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传承着源远流长的深厚友谊,舞动鱼灯的意大利小伙们正是如此。
米兰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说,中国馆是米兰世博会最早开馆的国家馆之一,首月参观中国馆的观众人数超过40万,现在每天的观众人数约为1.5万人左右。中国馆在有演出的时候,无论节目规模大小,都很受欢迎,特别是拉面表演、茶艺表演和教观众编中国结等,吸引了大量观众。中国馆里的展示还非常有助于世界各国的年轻人了解中国,他们参观中国馆后,对中国的农业、食品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国家馆日上,来自上海农业、经贸界的代表与各国观众广泛交流,共话“滋养地球,生命能源”这一重要主题,聚焦农业、粮食和食品,进行“可持续”与“创新”对话,他们相约在黄浦江畔,开创合作交流的新前景。
特派记者 姜燕
(本报米兰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