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专题询问“老年人权益保障”,老年人优惠乘车又成热点问题。在人大代表接二连三地追问下,答案也从职能部门含糊的“在研究”到副市长时光辉明确给出“四个原则”。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理性务实态度,得到人大代表们的肯定。
优待老人
能否再大气点
昨天首先发问的,是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沈志先。他说了两个故事。一个是,休假去云南,他这个年过六旬的上海人,凭身份证得到乘车、游园的半价优惠。一个是,去山东调研,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明确65岁以上免费乘公交,65岁以下半价。“上海是特大型城市,公交免费困难多,但山东的务实精神值得借鉴。”沈志先话锋一转,就把问题抛给了市交通委、发改委,“请问上海的老年人优待措施,可否大气点?”
结果,无论发改委还是交通委,均表示70岁免费乘车执行多年,至于是否放宽年龄限制,涉及面广,难度大,还在研究中。这样的回答,显然未能让代表们满意。“市民未必一定要求放宽优惠乘车年龄,只是要请有关部门给个明确说法,优惠乘车降至65岁,有无可能?如果不能,原因?如果能,时间节点?到目前为止,研究成果如何?请给出动态进展,如何?”金永红代表盯牢了发改委,追问好似连珠炮。
“谢谢金代表,实话实说,这是个大问题。优惠乘车,不止是乘车问题,涉及顶层设计,比如延长退休年龄,还有财政承受能力,总归,这个问题还在研究中。”市发改委一位应询人,似乎不善于在这样的场合拿数据说话。金代表轻轻摇头。
安全理性
“有温度”要可持续
不过,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副主任委员陈兆丰却有另一层担忧。“我们还来不及做好充分准备,老龄化却已是加速度。为老年人提供切实的保障,给老年人更多的优惠,让老年人可以健康快乐的生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选择,也是一个城市有温度的标志。”陈兆丰说。
近年来,对65岁以上的老人给予乘车优惠,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65岁不仅是人生的重要节点,也是联合国对老年社会判定的基本标志。事实上,国内外有很多城市对65岁以上的老人都有许多优惠的措施。“在我的资料中,至少有近30个城市的65岁优惠乘车记载。”陈兆丰说,“但我也知道,城市的温度必须是可持续的,社会文明进步的选择,必须要符合城市的特点,不应超越发展的阶段,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照抄照搬。”
一个严峻的事实是:上海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日均客流量不断攀升,已达每天1000万人次左右。所以,即便70岁老人是在非高峰时段享受免费乘车,但非高峰时段的实际大量客流,也让其中蕴含了不少的安全风险;如果降低优惠乘车年龄,特大型城市庞大客流基数所带来的出行风险究竟有多大,需要压力测试。
同时,目前申城70岁老人免费乘车,虽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欢迎,但一张优惠卡无限度免费,已经导致一些行为异化,比如,冒用老年优惠卡乘车。
“所以,老年人优惠乘车要把握四个原则,努力把好事做好。第一是尽可能减少安全风险;第二是可持续;第三是尽量使政策不要被滥用;第四是社会公众、老年人能接受。”副市长时光辉最后回应说。在人大代表们看来,这“四个原则”,够务实。
本报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