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200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为495万人;到了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增至630万人。从2011年开始,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规模以每年近30万人的数量增长,2013年为699万人,2014年为727万人,今年将达749万人。
伴随高校毕业生人数“水涨船高”,留在国内一线、二线城市工作、生活的门槛进一步提高了。据财新等媒体报道,有关部门缩减了2015年度高校毕业生进京落户的计划指标,各中央单位在2014年基础上指标压缩17%;毕业生进京落户条件比以往更加严格,并实施违规责任追究制等。部分应届毕业生反映,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国企以无法解决北京户口为由,要解除就业协议。引起应届毕业生不满的是,某一线城市对市属用人单位引进落户的应届毕业生提出年龄限制,要求毕业当年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生不超过27岁、博士生不超过35岁。
再来看看房价。2014年,有关中介机构数据显示,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5286元/平方米;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26894元/平方米,广州、深圳新建商品住宅的均价分别为15007元/平方米和23973元/平方米。
国内一线、二线城市高门槛、高房价、高房租的“三高”压力令大学毕业生“望而却步”。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在互动空间上有28.6%的人认为,今年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国内某教育协会秘书长透露,连他们这类中介组织都有很多人求着给孩子的就业协议盖章。有的家长说,帮忙盖章先交差,毕业后来不来就业是另外一回事。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