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闵行区吴泾镇永北小区,很多居民见到王宝芳,都会亲切地喊她一声“老舅妈”。“老舅妈”可不单单是63岁的王宝芳的绰号,更是她的岗位角色。
永北小区是永德第二小区、第三小区的统称,已有30多年历史。这里老人多、残疾人多、困难家庭多、来沪人员多、独居老人多,造成婚姻家庭、老人赡养、邻里关系、财产继承等方面的纠纷频繁。小区2150户家庭,居民总数为5000余人(其中来沪人员有1100多人),每年发生的大小纠纷和冲突不下百起。这5年来,镇妇联“永北小区老舅妈工作站”吸收王宝芳做居民调解员,在她带领下,化解了小区里各类纠纷和矛盾,调解成功率达到了98.5%以上,涉及200多个居民。也因此,王宝芳被居民誉为“我伲吴泾的柏万青”。
房产证的加名风波
70多岁的吴阿婆愁了好多年:儿子都50岁了,因为工作不稳定,一直找不到对象。可吴阿婆的儿子真带回来一个女人时,阿婆又开心不起来:儿子竟找了一个小他10多岁、外地的离异女子,还“拖带”了两个小孩,而且“外来媳妇”还提出要在房产证上加上自己的名字。
什么?这个外来媳妇要分我们家财产?一场家庭内部“战争”就此打响。一个一定要在房产证上加名字,以便日后在上海可以真正有保障;一个死活不愿,加了名字不是等于将房产拱手送人,万一这个外来媳妇与儿子“好不长”,岂不是“人财两空”?为怕儿子的工资被卷走,阿婆还将儿子的工资卡藏匿了起来。这下更像捅了马蜂窝,婆媳战争愈演愈烈。
王宝芳了解情况后,觉得这对婆媳敌对的源头还是在房产证的加名字上。她认真听取了吴阿婆、儿子、儿媳的“各执一词”,一番思索后,决定“各个击破”。王宝芳不动声色“请”来三方当事人。对于吴阿婆,王宝芳说,老人要大度,房产以后早晚是儿子的,有话好好说,要给儿媳感到‘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说不定儿媳还会理解你的深意,待儿子更好些;对外来媳妇,王宝芳指出,要融入“上海一家人”,首先要拿出诚意,带着两个孩子一过门就谈房产证上加名字,老人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以后你只要对丈夫真心诚心,老人百年之后的房产难道还会给别人?她希望吴阿婆的儿子必须做好“中间人”。一席入情入理的话,终于让这场婆媳之战逐渐偃旗息鼓。不久,王宝芳又趁热打铁,召开了吴阿婆的“家庭会议”。王宝芳特意让婆媳坐一起,心平气和地讲“老人的财产带不走,早晚留给子女”的道理,让婆媳俩都觉得“是这么回事”,并议定了房产证上暂不加名字“以观后效”、家庭成员间有话好好说、不能骂人等条款。这对婆媳的隔阂终于打破,家里恢复了平静。
王宝芳说,只要有心,任何矛盾都能解决。“有些矛盾看似尖锐,但尊重当事人,多方位地换位思考,就能找到突破口。”
啃老小辈改邪归正
64岁的老白夫妻最烦心、最纠结的,莫过于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儿子依然没“断奶”。儿子还将老爸老妈一半退休工资拿去“零花”。老夫妻稍有怨言,外来儿媳就恶言相加。老白夫妻对宝贝儿子既恨又怕,由于家里地方小,磕磕碰碰不断。老夫妻劝儿子儿媳出去自立,又被误认“要赶他们走”,家里经常大动干戈,惊动邻居。
王宝芳觉得,老人和小辈的纠纷因经济问题引起,应从亲情、经济两个环节入手。王宝芳找来小白,和他一起回忆老爸老妈养育他的点滴,和他讲父母为他们成家费尽心血,年老后还要负担儿子一家的生活,“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都很重”。小白有了触动。王宝芳希望小白做好妻子的思想工作,尊重老人,还要求儿子主动与父母沟通求得谅解;另一方面,王宝芳要求老人将工资卡、户口簿和房产证妥善收藏以防万一。她还与老人们讲亲情对于老人安度晚年的重要性,说儿子也有了和父母修复关系的愿望,希望老夫妻能够“容纳”儿子一家的亲情回归。王宝芳多次以亲情为突破口,和老人一起翻阅孩子小时候的可爱照片,渐渐地,老夫妻心里的坚冰逐渐消融。
王宝芳没有歇手,又积极为小白夫妻的工作奔波。在吴泾镇劳务所帮助下,她终于帮小白夫妇找到了工作。看到他们一家地方小,挤在一起不方便,又买不起房,王宝芳还为老夫妻找到了个既有一定收入,还能解决暂住问题的工作。这样一来,双方和和气气地分开住了,小白还将以前“啃老”占侵父母的工资卡退还。
解心锁建小区和谐
今年63岁的王宝芳曾在江苏东台插队落户10年,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生。1979年调回上海后,在上海焦化厂工作。1998年,她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2010年,她被镇妇联永北小区老舅妈工作站吸收为调解员。“一开始顾虑很多,居民有隐私,矛盾又尖锐,调解能成功吗?”
王宝芳常说,解心锁,聚合力,小区才会和谐,家庭生活的幸福才有保障。在她的努力下,永北小区内各类矛盾和纠纷逐年递减,调解成功率逐年递增。
近年来,王宝芳逐渐培育了一支特色服务团队,既管有矛盾纠纷的“家务事”,也乐为居民解决燃眉之急。空调滴水影响楼下居民、晾衣滴水淋湿楼下居民的被子、小区遛狗咬伤了孩子等鸡毛蒜皮引发的纠纷,还有婚姻、债务、继承纠纷,伤害纠纷、赔偿纠纷等,都是王宝芳牵挂的大事。不管每起纠纷的性质如何,难易程度怎样,对方是否配合,王宝芳总是以满腔的热情和持之以恒的韧劲,用一套套针对性强的“调解法”与之相适应,“巧解”了大量居民矛盾,为构建邻里和谐助力。
王宝芳还通过居委会,物色乐于奉献的年轻人,通过培训教育,让许多志愿者掌握多种调解技巧。永北小区已连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小区,王宝芳也获得了闵行区优秀党务工作者、闵行区优秀志愿者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