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市民积极参与科学素养知识竞赛 答题正确率颇高
~~~市民积极参与科学素养知识竞赛 答题正确率颇高
~~~市民积极参与科学素养知识竞赛 答题正确率颇高
~~~市民积极参与科学素养知识竞赛 答题正确率颇高
~~~市民积极参与科学素养知识竞赛 答题正确率颇高
~~~市民积极参与科学素养知识竞赛 答题正确率颇高
     
2015年06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答对“袁隆平” 难辨“转基因”
市民积极参与科学素养知识竞赛 答题正确率颇高
马亚宁 耿挺
  蘑菇越鲜艳越有毒?上海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是几米?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本月初,由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和新民晚报联合多家单位举办的“2015上海公民科学素养知识竞赛”启动,市民纷纷加入“科学风暴”,自测“科普常识知多少”。截至目前,多渠道汇总的“答题卡”显示上海公民科学素养较好,参与市民的答题正确率颇高。

  科学知识竞赛不过时

  “真没想到,科学知识竞赛的粉丝真不少,百姓的参与热情如此高涨。”筹划2015上海公民科学素养知识竞赛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竞赛悄然上线半个多月,微信、微博、新浪网及新民晚报、上海科技报等各个答题平台的总访问量已经超过2000万人次。

  作为竞赛的发起方,市委宣传部、市科协、新民晚报等单位精心编制了50道题目,从国内外基础科技知识到最新科研进展,从身边科学常识到上海重大科技事件,题目的范围遍及多个领域,布局不同层面,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答题者的科学素养。

  家住普陀区的老年读者金驰在新民晚报上参与答题,一道 “柳絮究竟是柳树的什么部位?”难住了他。于是,他学着年轻人的样子,上网找“度娘”(百度),却没找到定论。老先生干脆翻出了压箱底的《辞海》,拿着放大镜寻找“柳絮”词条,一页页认真查阅。 

  “通过参加这次竞赛,我发现网络上的科学知识有真有假,吃不准。”金驰说,“我希望今后有一个像知识竞赛一样的抢答平台,能发布准确的科普知识,让老百姓不断拓展知识面。”

  科普应该“百说不厌”

  主办方随机抽取了100份答卷样本,每份答卷的50道题目中,答对36道题的占八成以上;答对12道题的在六成到八成之间;只答对2道题的不足六成。其中,一道科学问题的正确率达到了百分百。

  这道尽人皆知的“神问题”就是,谁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所有的答题者都能准确作答,“袁隆平”。这位鼎鼎大名的科学家很早就出现在了中小学的教科书之中,而新闻媒体的报道也经常提及,市民牢牢记住了这位“科学明星”。

  对于一些新锐科技,如3D打印、清洁能源、转基因等,尽管在媒体上已有不少报道,但调查结果显示,普通公众依然模糊不清,难以准确把握,答错率普遍较高。其中,涉及3D打印的内容差错率位居第一。“这些最新的科技知识,我们平时接触不到,但很可能有一天会突然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家住普陀区的市民刘先生,通过朋友圈微信“点击”了此次竞赛,对3D打印产生兴趣,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渠道,充分了解相关高科技信息。“真希望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上,能‘百听不厌’到各种最前沿新奇的科技知识。”

  本报记者 马亚宁 通讯员 耿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话题/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评论
   第A14版:专版/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聚焦
   第A16版:街拍/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月子餐没吃上 追退款难上难
划龙船 迎端午
夫醉驾妻顶包 一同被拘
答对“袁隆平” 难辨“转基因”
醉汉昏倒车内 破窗救人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答对“袁隆平” 难辨“转基因” 2015-06-21 2 2015年06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