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卡卡卡,办时脑热用时难
易蓉 李永生
■ 陈先生办过多张健身卡但几乎都没用完 萧君玮 摄
扫一扫观看街访精彩视频
  有没有数过,你的钱包里有多少张卡?你是否曾经被商家打折促销吸引而办卡?你或你的朋友是否遭遇过办好卡店却空了的倒霉事?你的各种消费卡都消费完了吗?面对商家诱惑,如何才能理性消费?本期“街访”走上街头,听听市民们怎么说。

  办时冲动用时嫌弃

  除了日常使用的银行卡之外,美发卡、健身卡是“卡族”的最爱。几乎每个接受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采访的市民都曾经办理过这类消费卡。除了这两种,还有美容卡、餐厅消费卡、美甲卡、洗车卡、洗衣卡,还有各种服装品牌会员卡,细细数来真是吓一跳,谁家没有一叠?

  多数接受采访的市民坦言,这些年办过的卡不少,用光的卡却屈指可数。市民陈先生喜爱运动,办理过多张健身卡,但是几乎没有一张用完过。有的是换了地方不方便,有的是正逢工作忙碌出差频繁所以一直没去就过了期。不过运动的需求还在,陈先生说,还得接着办。

  关于预付卡的投诉屡见报端,陈先生就有身边好友兴冲冲办理位于人民广场一间美容院的会员卡,结果没多久店家就关门卷款,好朋友白白损失几千元无法追回。

  按需选择理性消费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一位“中国好老公”,这位先生说自己只有一张卡,那就是工资卡。他说有人喜欢提前消费,有人习惯有多少用多少,关键还是看自己。他自己从不理睬任何商家噱头,专一执行“理性消费,老婆管账”。

  其实很多市民发现,办理的美容美发卡或运动卡等预付卡最终使用率只有70%,这么一算,其实商家最初促销的折扣并没有完全享受到。比如5000元美发卡可以享受7折消费,但是如果浪费了1500元,这笔钱又进了商家的口袋,当初的折扣就基本“还回去”了。

  采访中许多市民非常理性,一位市民建议,应该给自己定下“尽量不办卡”的原则,实在需要或喜欢的,“能少办就少办”。觉得消费的关键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不宜贪小便宜而因小失大。

  本报记者 易蓉

  新民晚报新民网 李永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B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24版:时令/新民健康
养老困局出路究竟在哪?
希望多刊登这样的报道
卡卡卡,办时脑热用时难
新民调
上周全民阅读获奖名单
广告
新民晚报互动A11卡卡卡,办时脑热用时难 2015-06-23 2 2015年06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