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秘书长古里亚在开场致辞时用中文引用谚语“人心齐,泰山移”,希望双方加强合作。对此,李克强两次用同一谚语回应,表示愿同经合组织携手,既做思想者也做实践者,想更多好主意,采取更多务实行动,推动共同发展。
李克强表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中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清楚认识到所面临的挑战,下最大决心努力实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现代化目标。
李克强提出三点看法:
一是维护和平发展环境。正是有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70年来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繁荣。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坚决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和体系。中华文化自古主张以和为贵、以德服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是世界和平和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和促进者。
二是加快结构性改革。危机之时往往是改革之机,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汲取教训,大刀阔斧推进结构性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不仅有利于激发民众积极性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公平分配,促进包容性增长,是应对世界经济下行挑战的必由之路。中国近年来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新增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且多数是就业容量大的小微企业和服务业。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就业不减反增,靠的就是改革创新。
三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发展中国家有近60亿人口,对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有很大需求。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经济体量大,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装备水平处全球产业链中端,性价比高。发达国家处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拥有高端技术装备。中国愿将自身的装备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和发达国家的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既采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也面向发展中国家就地生产装配,还与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合作,向全球市场提供物美价廉、节能环保的装备、产能以及有保障的金融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发展中国家工业水平,也可以倒逼中国装备等产业升级,还可以带动发达国家核心技术和创意出口,实现“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