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泠继任社长马衡
韩天衡 张炜羽
■ 凡将斋藏碑
■ 圆台印社
  ◆ 韩天衡 张炜羽

  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主旨的西泠印社,是一个蜚声海内外的金石篆刻研究学术团体。社长一职,举足轻重,备受社会各界瞩目。自1927年缶翁谢世后,掌门人一度虚席以待。抗日战争的爆发,按惯例每十周年举办的社庆活动也被迫中止,直到1947年重阳节,印社补行了一次重要的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并公推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为社长。

  马衡(1881—1955),字叔平,号无咎,别署凡将斋。浙江鄞县人。早年就读于南洋公学,研习经史、金石。与马裕藻、马鉴、马准、马廉昆仲五人分别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任教,享誉学界,被称为“五马”。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马衡出任古物馆副馆长。1934年被任命为院长。抗战初期,马衡临危受命,组织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史上最艰巨的库藏文物南运西迁工作。上万箱各类珍贵的藏品,经过马衡周密的策划与调度,跋山涉水,辗转数千里,全部安全抵达大西南,使这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免遭被日寇掠夺与损毁的命运,厥功至伟。

  马衡一生锐志于金石学、考古学研究,在石鼓文、度量衡、汉魏石经等方面多有建树,并注重科学实地考察和田野考古发掘,对乾嘉以来传统金石学向近代考古学的转型过渡,有着承前启后之功。基于马衡在金石考古学术领域的崇高威望与杰出贡献,又是浙江籍的西泠早期社员,擅长书法篆刻,并身居国家级博物院要职,推举他出任西泠印社新掌门,得到了社员们的一致拥戴。这也是继缶翁之后,社长人选从原先侧重金石书画创作,向有社会影响力的学者专家拓展,对提升印社的学术地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遥领社职”的马衡也是一位出色的篆刻家与印学理论家,不仅出版了《鍴庐印稿》、《凡将斋印存》等个人印谱,还发表有《谈刻印》一文。在该文中,马衡言近旨远,直抒己见,除阐述有关玺印的名称、形制、钮式、文字、材质等印学专业知识外,也针对同期一些“不知六书为何物”、印文多谬误、刻印徒逞刀法、“剑拔弩张、狰狞可怖、毫无美感可言”却沾沾自喜的印人进行尖锐批评。马衡刻印强调“重在印文”,他对成为一个合格的印人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称:“刻印家不但古印应研究,即一切金石文字也在研究之列。故金石家不必为刻印家,而刻印家必出于金石家。”对以往将篆刻家混称金石家的说法,作了科学的界定。此外对古籍与书画上的收藏印,马衡又称:“尤不可以恶劣之印污损名迹,此责应由刻印家负之。”印人当有“应具备之道德,应充实之学识,应遵守之规律”,他将印人品德与学养,视为立足艺坛,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要素。

  马衡篆刻宗法秦汉,间涉吴熙载、赵之谦,所作字法谨严、气韵醇厚,古玺印的各类印式在他刀下一一再现,表现出渊雅纯正、质朴自然的古典之美,是典型的学者印风。而马衡对当时风靡于印坛的缶翁及齐白石的作品颇有微辞,西泠两位早期社长的篆刻审美观如此大相径庭,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马衡在《谈刻印》称缶翁刻印“椎凿边缘,以残破为古拙……独怪吴氏之后,作印者十九皆效其体,甚至学校亦以之教授生徒,一若非残破则不古”。他不仅对缶翁的做印法不以为然,对效仿者更为担忧。然而我们站在印学发展史上来观察,缶翁在篆刻艺术上的成就是远超马衡的。印坛自皖、浙两派兴起,诸多印人已在主动追求自我印风的突破和审美多元化上做努力。吴氏雄浑大气的个性化写意印风,较马氏规矩绳墨,略带拘谨的隐性风格,既符合艺术发展的潮流,在艺术气氛上也远胜之。讲究字字有来历的马衡以重现古印范式与意趣为主旨,是滞后于时代步伐的。也许我们要宽容地承认,以文字为载体的篆刻艺术既要讲学术,但又不能完全被学术所囿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视界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话题/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汇市金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2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互联网金融/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艺术“三栖”马双喜
我的“兰馨”情
小松画扇 腕底清风
西泠继任社长马衡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C10西泠继任社长马衡 2015-07-04 2 2015年07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