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大桥街道在社区16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平均投入1万元资金,用于添置体育、棋类、卡拉OK碟片和图书等设施,要求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开足空调,活动内容制度上墙,周一至周五全天开放。政府为老年人做的好事实事,由谁来确保落实到位,让社区老人们真正得益?也就在那一年,大桥街道老年协会成立老年活动室管理评估组,成员8位,年龄在六十岁到七十岁之间,清一色“年轻的老年志愿者”,每两人一组,分管四个老年活动室。
检查只是形式,目的是要推动老年活动室真正开放。评估组下去后效果十分明显:幸福村老年活动室,过去是铁将军把门,现在全天开放,还按照区和街道统一要求,专门安排了志愿者挂牌上岗,专职值班。双阳老年活动室,从此清除墙角的蛛网,椅子摆放整整齐齐。引翔港老年活动室,新购图书从仓库搬到活动室书架上面。杨家宅老年活动室人气最足,暑假里老年人与小朋友你来我往,乒乓对擂,象棋大战。临青老年活动室,沪剧、淮剧和京剧你放唱罢我登场,一波波吸引来更多的戏迷和独居老人。
评估组组长王惠琴,也是街道老年协会会长,现年63岁,说话快人快语,一家家上门检查,抬头看活动室制度上墙,低头检查活动室活动记录、环境整洁和参与老年人数,一点不留情面。73岁的秦义春,老年协会理事,多年前得胃癌动过手术,那年爱人身患肠癌住在医院,他一人兼顾两头,从不提家里的困难。2014年,老爱人离世,目前,他仍然是评估组的“元老级”积极分子。一头银发的陈永荣75岁。那些年,他还要照顾得了肺癌和脑癌的妻子,每天凌晨3点起床煮中药,5点钟出去跑步健身,忙完家里忙外面,一路忙得得心情舒畅,直到去年,因为年老体衰,依依不舍退出评估组。施玉琴,老年协会理事,67岁,不仅参加评估组活动,还经常带领街道文艺小分队到养老院演出。
去年起,他们承接了新的评估任务: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现已扩展到23家,还要检查辖区内10家养老机构、2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和老年人综合助餐点的工作。
夏日又至,8位老人一路洒下的汗水,化为片片清凉的“桃林”。魏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