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体教文教结合
对于松江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解读,陈小华特别提到了“体教结合”“文教结合”两项特色。“我们将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启动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高中学校推进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学生体育技能水平为依据、以小班化、选项、分层和自主选择为主要特点的体育专项化改革,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他说,全区将优化课余训练体系,加大中小学“一条龙”课余训练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通过建立俱乐部、创新学生竞赛模式等途径,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试点借助外力,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上成熟的体育俱乐部,支持学校进行课余训练。
文教结合的做法,首先是整合松江特色传统优质文化资源,如书法、顾绣、面塑、什锦和细锣鼓等,构筑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其次是推进社会艺术场馆、专业院团与学校艺术教育的有效衔接,拓展艺术教育新途径,同时加强音乐、美术等学科师资的互融共通,提高教师“以美育人”的能力。对于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机制的改革,松江区也有统盘考虑,重在引导和帮助中小学生具有1项艺术爱好,掌握1项艺术技能,提升其审美和人文素质。此外在培育好松江区学生交响乐团的基础上,还将建设松江区学生电声乐队,开展“梦想剧场”周周演活动,发掘鼓励艺术院校与艺术特色学校建立合作机制,建立艺术后备人才选拔机制。
用好大学城的资源
对于百姓普遍关注的教育资源的优质化和均衡化,陈小华回答说,将推广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切实加强义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全区将实施“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计划。制订并实施区域“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计划,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回归育人本源,激发学校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的活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为了克服高中教育目标单一、办学僵化的现象,松江区还提出要努力致力于普通高中的多样特色建设,建立松江区高中教学联盟。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彰显特色”为宗旨,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实施全区高中优质教师跨校助教,发挥名师名校的辐射引领作用。
“我们提出要在全区强化高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加大创新实验课程建设,深化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主动对接大学城资源优势,加强各高中特色学科与大学的衔接,摒弃高中同质化。联合大学城实验室,推进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加大高中创新实验室开放力度,建立创新素养培育跨校选修和学生共育的联盟机制。”陈小华说。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