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根宝认为,足球真正要“翻身”,一是要把校园足球的基础打好,把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二是要出球星。在德国、西班牙等足球强国,都有过这样的成功经验,他们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多个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从中选出好苗子重点培养。 “做好金字塔中国足球才有希望,”徐根宝强调,这个金字塔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有基础,有中间部分,有顶尖部分。“现在中超水平不行,关键是下面基层送的人少,踢球的人少。”徐根宝直言不讳地说。
徐根宝认为,金字塔根基要牢,必须提高足球人口数量,让更多孩子因为兴趣去踢球。他以美国体操为例,美国体操发展很快,现在注册人口是500万,我们中国体操注册人口只有2000人。更大的区别在于,美国人体操是“玩”,中国大部分体操小将是在“练”。足球亦是如此,“我认为发展校园足球,最主要是要让更多家长支持小孩子去踢球,小孩子自己也要喜欢。”徐根宝说,他今年72岁,从12岁开始踢球。当时,他家弄堂里有3个球队,都是自发的,每次从学校回来就在弄堂里踢球,这开启了他的足球之路。后来到了北京,执教少体校的时候,带教的球员中有当年只有10岁的高洪波,住在丰台的高洪波到北京体育馆路上要3个小时。1976年唐山地震,徐根宝以为,第二天训练孩子们不会来了,但是一看,包括高洪波在内的孩子基本上全来了。“只有真正的喜欢,才会这样。”徐根宝希望,更多的家长和青少年也能这样。“搞足球的需要坚持,要做长期准备,不仅是一代人两代人,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徐根宝说。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