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5年07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恶搞木兰
曹 刚
  曹 刚

  前天,谐星贾玲就恶搞花木兰道歉,离小品《木兰从军》播出已过去3周。贪吃,胆小,迟钝,看到肌肉男流鼻血,受父亲逼迫无奈从军……新版木兰惹争议。木兰文化研究中心指责小品低俗,要求其道歉;“挺贾派”则认为,木兰是北朝民歌的主角,未必是真人,夸张演绎又有何妨?不必道歉。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虚构的文学形象,在艺术加工时,能夸张到什么程度?

  回到舞台上的新版木兰,初到战场畏惧刀光剑影,胆小其实挺正常。小品又设计了杀敌桥段,从怕死到善战,形象更鲜活。贪吃和呆萌,也无伤大雅。在这一点上,公开信偏激了:“树立高大完美的木兰形象,会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殊不知,完美远离真实,反倒不可信。

  但小品的一个细节有点过,可谓败笔——木兰孝顺父亲、精忠报国,自愿代父从军,改成了“被父亲连逼带骗上战场”。不管木兰是真是假,她折射出的忠孝和智勇,早已烙进中华文化,被世代传颂。如此恶搞,难免让很多人不舒服。

  也有人搬出吴承恩和周星驰,说他们帮玄奘请厉害徒弟,添烦人碎嘴,还为悟空找真爱。为何收获点赞无数?因为他们没改变勇敢坚韧、惩恶扬善的精神内核。如果让唐僧师徒放弃取经路投入温柔乡,或把包拯演成贪官,想必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贾玲这回有些吃力不讨好。光木兰在军营如何隐藏身份,就能设计许多笑点,为啥一定要改变她代父从军的初衷?

  至于是否道歉,并不重要,以后注意分寸就好。道歉只是形式,还可能带来副作用,毕竟文艺创作需要适当的自由空间。如果贾玲从此束手束脚,矫枉过正,不敢再碰任何英雄人物或文学形象,对她个人演艺生涯,乃至对喜剧市场繁荣,都不是好事。

  话说回来,木兰变成韦小宝,悟空为爱走天涯,包公也会拿红包……即便这些场景偶尔现身舞台,传承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就会因此而大大消解?别高估了恶搞作品的影响力,也别低估了广大观众的分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街拍/目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王林事件是个多大的“局”
感受 正能量
恶搞木兰
股市危机干预是国际惯例
报名“漏”洞
不雅视频的营销特质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恶搞木兰 2015-07-20 2 2015年07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