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圆珠笔的人大概都有这个体会:笔芯小管子黑乎乎的油还有好长段,可写着写着它不出油了。有一种看不到芯儿的密封圆珠笔更让人狐疑:才用了没多久,怎么就写不出字来呢?换一支、两支……手头好多支,都是这种情况。
圆珠笔芯不出油,芯子本身浪费是一方面。因为“胎儿”息,难免笔杆儿“母亲”跟着一块儿亡,又是一笔浪费。
用圆珠笔本来就是图个方便,它不像钢笔要常吸墨水,也不像铅笔写的字不大清晰。所以大多数人基本不再备钢笔,铅笔也很少用。不少人“写字”亦改用电脑“打字”了,然而,采访记录拟题等许多情况下还得用笔。这唯一依赖的圆珠笔却常常“不听话”,使该记下来的重要讲话、资料,突然记不了;当写下的文思妙语一下被中断,或者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事后连自己也看不清楚,你说急人不急人、头疼不头疼?
当然,平心而论,尽管现今市场上“急人”“头疼”的圆珠笔不少,但“出油痛快”“喜人”的圆珠笔也很多。这就说明:这个问题决不是什么技术问题。咱中国人连载人飞船也能上天,这小小圆珠笔还造不过关吗?显然,这里要紧的恐怕还是有关方面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并在设计、原料、生产等环节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须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伪劣产品,小局似“节约”,宏观大浪费。害人最终害己。
“圆珠笔不出油”,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千千万万个质量问题之一,重视重视,潜力大、人心快呵!
不写了,圆珠笔芯不出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