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德国人,却坚决反对法西斯,1939年,在瑞士读完医学博士的他来到中国抗日第一线,一边救死扶伤,一边率领医疗队躲避扫荡与日军周旋,和部队上下、当地老百姓建立起深厚友谊,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洋八路”。最新一期《档案春秋》刊登了德国医生汉斯·米勒在中国参加抗战的往事。
一年前的9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政府在此隆重地举行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活动。
活动开始前,习近平主席等领导人亲切会见部分抗战老战士、烈士亲属、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遗属代表。在老同志中,有一位日本老人格外引人注目,她叫中村京子,1945年从日本福冈来到中国,后来参加了八路军、解放军,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中国。1991年中村京子从北京积水潭医院离休,是一位日本籍的局级离休干部,如今在北京一所四合院的家中安享幸福的晚年。展览中有五件展品出自她的捐献,那是她的丈夫——汉斯·米勒一直珍藏着的抗战纪念品。
中村京子与汉斯·米勒夫妇是宋庆龄的老朋友。三年前,在寻访宋庆龄史料时,我了解到他们与宋庆龄的交往开始于中国的抗日战争,而更让我惊奇的是,米勒——一个德国“洋八路”,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战,并与我正苦苦寻找、挖掘的若干史料有着直接的关联。
经过沟通,中村京子委以本人充分信任,将其珍藏的所有资料全部交我使用。那是满满一大箱!里面有各历史时期与历史人物的珍贵照片,有难得一见的各种证件,如德国党卫军开出的劳动证明、瑞士红十字会会长的信函、国民政府驻瑞士使馆的签证、朱德和聂荣臻写的证明信、延安时期的干部保健证、东北人民政府出具的入籍证明和收听短波证,还有宋庆龄与他们一家人的往来信件以及赠送的礼物……
今年,对中村京子而言是个大日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还是她的丈夫汉斯·米勒 (HansKurt Mǘller)的百年诞辰。回顾丈夫抗战的点点滴滴,往事一一浮现眼前,越来越清晰……
医学博士的选择
汉斯·米勒,1915年出生于德国莱茵区的杜塞尔多夫城。1939年,年仅24岁的米勒,已是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医学博士。他毅然卖掉了自己的照相机,购买了船票,离开瑞士,前往法国的马赛港,登上前往中国香港的“杜梅号”海轮。
他抱着一个十分明确的目的,那就是上前线,去战斗,坚决反对法西斯!抵达香港后,米勒急着去找宋庆龄的机构接头。
宋庆龄领导的机构叫保卫中国同盟,是一个国际救援机构,办公地点在香港西摩道21号。这个机构主要是为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面向全世界,广泛争取道义和物资上的帮助。这个机构的核心领导来自方方面面,外国人占了一大半。
米勒急切地报名,要求为中国的抗日斗争出力,坚决地要求到战斗第一线去。同时,希望尽快安排与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联系,早日奔赴抗日战场。
于是,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爱泼斯坦把米勒介绍给了廖承志。米勒还遇到了新西兰记者詹姆斯·贝特兰,他也是“保盟”的中央委员,他去过延安,向米勒介绍了很多有关延安的情况,他说,此次将由他带队前往延安,与米勒同行的还有几位志愿者,将分别去各个国际和平医院。贝特兰告诉米勒,他这次还将到白求恩工作的五台山国际和平医院,深入了解那里工作的进展情况。
1939年6月中旬,米勒他们一行向着目的地——延安出发了。带队的就是贝特兰。他们从香港登上小巧的近海货轮“泰山号”启程前往海防。然后,再经由越南到广西,经贵州、四川等地进入西北。他们此行还带着“保盟”在香港募集到的一批抗日根据地急需的医疗物资,包括30辆卡车,15000加仑汽油,600多箱急需的医药物资送往国际和平医院。值得骄傲的是还有一辆由约翰·桑尼科罗夫特爵士送给宋庆龄的特制的大型救护车。
延安窑洞的谈话
经过三个月漫长而艰险的路途,米勒终于在1939年9月到达延安。
一天下午,米勒接到通知,说毛泽东要设便宴招待他。米勒既紧张又兴奋。他知道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是党内享有极高威望的理论家。他刚到中国,什么也不了解,也没有读过马克思的著作,真不知道到时候怎么同毛泽东交谈。
他只记得被请进一间宽敞的窑洞,毛泽东气度非凡,精神充沛,亲切地同他握手。毛泽东和蔼的态度一下子使他消除了拘谨。他注意到桌子上、木箱上凌乱地堆放着许多书籍、杂志和文件。毛泽东几乎没有引用马克思的经典,而是与米勒随意地攀谈。他们谈到了德国的社会状况,米勒的家乡杜塞尔多夫的风俗民情,米勒来中国的所见所闻,德国的文学、席勒的戏剧、歌德和海涅的诗,以及贝多芬的音乐。米勒发现,毛泽东知识渊博,兴趣广泛,富有幽默感,并不是一个难以接近的刻板的人。看来自己对政治家的印象也是片面的。
他们两人还就当时的国际形势交换了看法。米勒表示,他坚信希特勒发动的法西斯侵略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世界人民的正义斗争虽然艰难曲折,但还是一定会胜利!毛泽东表示赞同米勒的看法,建议他在延安各处看看,不要急于工作,作为刚从欧洲来到中国陕北的医生,对中国的一切,特别是生活习惯,将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卫生部门的领导征求了米勒的意见后,决定安排他在延安拐峁国际和平医院担任外科医生。
到八路军总部去
在延安工作了几个月后,米勒提出要到抗日前线工作。因为他认为,延安不是前线。毛泽东在做了缜密安排后,同意了米勒的要求,派他到八路军总部去。
11月4日,他又同三位印度大夫一起离开延安,历经艰险,前往位于山西武乡的八路军总部报到。
12月21日,一到总部,见到朱德总司令,两人相谈甚欢,这可能与朱老总曾经有过在德国留学的经历有一定关系。几天后,朱德总司令问米勒,是否知道白求恩?米勒说:知道。朱德深情地说,我们要是不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就对不起白求恩和一切热情帮助我们的同志。
朱德接着说,12月24日,我们将隆重举行追悼白求恩大夫大会,你们是否参加?米勒说,当然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