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修员24小时待命
前些天上海持续高温,全市电网用电负荷攀升。李桂生透露,为应对极端高温,上海电力早在今年初就安排了“迎峰度夏”重点工程140项,其中500千伏2项、220千伏20项,已建成投产125项,新增变电容量690万千伏安,其余工程均在“迎峰度夏”前投运。针对配电台区过载、低电压等问题,上海电力已完成配网台区改造697个、新增62个。
针对老旧小区表前设施老旧、安全隐患突出等市民关注的问题,上海电力加快实施“光明工程”,上半年完成老旧小区表前设施改造75万户,改造后的小区故障量大降。同时,“迎峰度夏”期间在全市设置了173个抢修驻点,每天配置1620人24小时待命。按照抢修物资供应“零延误”的要求,健全了全天候响应的仓库值守和应急物资配送体系。
此外,国网上海电力还增强了95598电力服务热线的力量,提升热线接听和抢修诉求的处理效率;优化了涉及市政配套、故障抢修的停电计划安排,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便利居民缴付电费
据李桂生介绍,上海电力紧贴客户需求,在供电营业厅、“95598”24小时服务热线等传统服务方式的基础上,适应互联网新业态,试点运用掌上营业厅、微信公众号、O2O等在线自助式服务,部分市民可通过上述渠道实时查询各类最新的供用电信息,办理各种用电事项。
在缴费服务方面,上海电力在打造“十分钟缴费圈”的基础上,拓展了包括自助终端在内的多种付费渠道,还与银联联手推出了一项全新的业务——银联卡代收电费,大大便利了市民缴付电费。
压缩故障抢修时间
上海电力95598服务热线加强内外协同服务,与“故障抢修管理系统TCM”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形成生产支撑营销、协同服务社会的格局,提高抢修效率;在全国率先实现与12319城建热线、12345市民热线、110公安、12398电力监管等热线的联动,形成集报修、诉求、咨询为一体的快速响应机制。
李桂生介绍说,上海电力强化职能部门对市民诉求的管控职责,对用户回访为“不满意”的诉求由管控部门进行定责和督办,做到各司其责、专业管控。推行“首到必修”,做到“一次报修、一张工单、一支队伍、一次到达现场、一次完成处理、一次回访满意”,缩短客户停电时间。
加大快充网络建设
今年以来,本市电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目前社会投资服务居民小区个人自用充电桩、单位专用充电设施的积极性较高。李桂生表示,为支持电动汽车快速发展,计划加大公共快充网络建设投资,支撑电动汽车快速发展。至2017年底,初步实现本市公共快充站的网格化布局,打造城市10公里充电服务圈。将新建、改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26座,实现长三角地区城际快充网络全覆盖。新建、改建城市公共快充站120座,实现本市公共快充站点网格化布局,公共快充站主要面向公共服务,拟结合P+R停车场、中心城区及郊区乡镇的交通枢纽、科教文卫及商业中心公建配套大型停车场建设。
此外,针对个人用户需求增长,他介绍,有需求的用户可携带购车合同或发票、物业敲章的证明(该证明单可到所在物业、电力营业厅、购车4S店索取)、身份证、车位环境图或照片到供电营业室申请,供电公司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充电桩的接电服务。
本报记者 张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