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传说如何铸就
潘高峰
  潘高峰

  最近,一则《关于杭州汽车让行人的传说》的网帖,在上海引起热议和艳羡。

  网友“中科元创hm2002”在帖子里表示,他在杭州江干区、上城区的大小路口都试过,斑马线前的确是车让人。“感觉很神奇,因为这在上海基本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开私家车还是公交车,都很难做到。”

  其实,早在这则帖子被热炒前,杭州斑马线前车让人,已成为很多外地游客津津乐道的话题。杭州媒体这几天还做了实地探访,描述的一幕的确让人感到温暖——

  一位年轻姑娘提着购物袋走到路口,看到路上车辆密集,小心地在斑马线前停了下来,这时,一辆公交车在斑马线前缓缓停下,司机朝前挥了挥手,姑娘立刻会意,快步通过,道路另一侧的两辆私家车看到她,也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让行。

  这不是个案。在杭州,公交和出租车斑马线前让行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绝大部分的私家车也都能做到礼让行人。

  斑马线前一脚刹车,传递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与道德文明,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要知道,交通死亡事故最大的诱因,不是酒驾、不是超速,不是闯红灯,而是未按规定让行。这些年,上海也一直在呼吁礼让行人,但收效甚微。有人甚至断言,在这样拥堵的城市,根本不可能做到。

  杭州是怎么做到的呢?2005年,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就被列入了杭州公交集团规章,对于杭州的上万名公交司机来说,这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历时数年,经历了教育培训、制度规范、激励考核甚至严查重管,最终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

  公交集团执行“斑马线礼让”的原则是“见人必让、让必彻底”,甚至包括行人闯红灯在内的情况。这曾引发争议,但公交集团坚持认为,生命权大于路权。

  善与善,往往相得益彰,多年来,公交车礼让行人并没有助长乱穿马路的风气,反而让人心怀感谢和敬意,更主动地遵守交规,也带动了其他社会车辆。当然,严管也很必要,杭州交警专门设置了“拍斑马线的电子警察”,加上严格现场执法,从管理上震慑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

  同一片蓝天下,“杭州汽车让行人传说”的铸就,值得思考和借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焦点/民生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8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20版:血沃淞沪上海永志
   第A21版:血沃淞沪 上海永志
   第A22版:血沃淞沪 上海永志
   第A23版:血沃淞沪 上海永志
   第A24版:血沃淞沪 上海永志
   第A25版:国际新闻
   第A26版:国际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文体新闻
   第A2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3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3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5版:财经新闻
   第A3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3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夜光杯
   第A4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环保/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好吃周刊
   第B12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4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电梯管理细则就是要“接地气”
传说如何铸就
热心人的批评
停车场市场化不等于政府大撒把
营销的戏法
被破坏的承重墙不能简单修复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传说如何铸就 2015-08-13 2 2015年08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