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陈旧防火差
家住普陀区的马先生说,他家附近的富水路上就有一个“内部加油站”,每天来加油的出租车络绎不绝,“我路过几次,发现加油站连名称也没有。万一出点什么事情,旁边是商铺,对面就是学校啊……”
昨天下午,记者乘坐出租车进入了这个加油站。大门上“内部服务站 外来车辆谢绝入内加油!”的一串蓝字十分醒目。加油区内,摆放着汽油、柴油加油机各两台。加油机上只贴着“燃料油”的标签,具体油品型号并未标识。数字屏上显示着汽油价格为每升5.21元,比市面价格便宜0.7元左右。
站内工作人员说:“我们是强生出租的内部加油站,只给他们提供服务。”记者联系“强生”公司,对方明确表示,这里肯定不是他们的内部加油站。环顾四周,加油机旁大型的手提式灭火器钢瓶已经褪色,看上去非常陈旧;而必备的静电接地装置也不知“躲”在哪里。记者发现,半个小时内,先后有5辆出租车驶入该加油站。不少司机在排队等候时,拿出手机不停翻看,殊不知,一星静电火花就能酿出一场大祸。
一名司机在加满油后准备离开,记者上前询问,他说,这里是不少司机“公认”的加油站,关键是便宜,按一天消耗40升油计算,能省下近20元油费。“这种油私家车肯定不能用的,杂质多,很容易把车搞坏。不过我们无所谓,丢给公司修呗!”
记者致电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查到该加油站的备案记录。
无证无照谁来管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金山、青浦、闵行、松江等区暗藏着不少“内部加油站”。有些居然把汽油、柴油和加油设备塞进了露天废弃的集装箱内,烈日曝晒下,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炸药包”。“内部加油站”多做熟客生意,平日里大门紧闭,要去加油的话,得事先报名预约。如果外面“查得紧”,加油站还会租用油罐车,找寻隐蔽地点,为客户“服务”。
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市区零售分中心业务主管陈锋介绍,正规加油站需要有工商营业执照、成品油经营许可证、消防安全许可证和危险品经营许可证等,并且从站长到员工,每人都必须进行过安监和消防部门的安全培训,才能上岗操作。另外,还需安装静电接地装置,而灭火器等重要防火设备,需要2年更换一次,加油机需做到每月检查。
看来,建个加油站,法律法规很不少,监管部门更不少。“有证有照”的加油站犯了事,消防部门能处罚,安监部门可取缔,但遇上那些无证无照的“内部加油站”,按照“谁发证谁查处”的原则,没名没份没备案的它们竟然在各部门严管的夹缝中找到了“生存空间”。城市安全容不得一个“盲点”,如何让危险的苗子无处存身,市民期待相关部门拿出更大的智慧、拿出更大的能力!
见习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