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申城美
不管酷暑还是寒冬,在龙华街道龙六居民区的路上,居民们经常看到一位步履缓慢的阿婆,弯腰把垃圾装入环保袋、放入垃圾桶……这位“公益阿婆”名叫王秀兰。王阿婆自豪地告诉记者,她已经90岁了。“环卫工人”出身的她,把追求干净视作习惯,在小区里坚持捡拾垃圾已有30年。
王秀兰阿婆是龙华本地动迁农民。年轻时,她碰到征地,后来被招聘进入环卫部门担任“马路美容师”。30多年前,王秀兰从她热爱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因为丈夫去世得早,几个子女又不住在一起,几十年来便养成了“无事出来兜兜”的习惯。
她告诉记者,环卫工人的经历使她“看不得马路上有丁点垃圾”。只要看到地上有垃圾,她就会弯下腰将垃圾捡拾起来,放进早已准备好的环保袋中(见图 冯联清摄)。一圈兜好后,再将环保袋放进垃圾桶。就这样捡捡拾拾,一坚持就是30年。“这大概是职业习惯吧。”老人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
老人悄悄地告诉记者,自己这么执着地捡拾垃圾,还有个原因:居委会多年来一直照顾自己,她感激之余,想回报社会。阿婆说,自己搬到龙六居民区几十年,居委会干部换了好几拨,但给她的温暖从未断过。
不久前,老人在外溜达捡拾垃圾时不慎跌倒,“惊动”了110和120。居委会干部和邻居担心她的身体,劝老人歇手,但闲不住的她总会悄悄地“溜出来”。小区居民张老伯证实,他曾悄悄地“跟踪”这位执拗的阿婆,发现只要居委会干部一走开,她就又出来溜达了。
不少邻居深有感触地说,九旬老太这么辛苦捡拾垃圾,我们真要改变一下“随手扔”的陋习了。居委会干部则表示,要让老人“无事可做”,一是要养成好习惯,二是要让小区其他志愿者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王秀兰听见这些说法自然赞同:如果真能这样,我就会真的“二次退休”了。
本报记者 陈浩 特约通讯员 冯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