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民需养成安全出行的生活习惯
杨玉红
  昨天,本报报道了《本报记者探访申城十余个地铁站安检点,发现安全隐患——乘客嫌烦嫌脏 安检能混就混》一文,引发市民关注与热议。沪上专家呼吁,市民有必要养成安全出行的生活习惯。

  粗暴拒检众人谴责

  “一天早晨乘地铁,在4号线塘桥地铁站,看见一位男乘客不配合安检,并推搡了女安检员。当时,女安检员被突如其来的粗暴行为吓哭了……幸好,一位警察立即赶到现场,坚持要求这位乘客将双肩背包进行安检。”家住浦东新区临沂北路的市民徐华回忆,早高峰乘坐地铁的乘客比较多、进站速度相对慢一些,但是,部分乘客携带大包等物品还是需要配合安检,不可以对安检员有推搡、恶言相向等粗暴行为。

  “每天上午8点,当我走进6号线都会看见两位安检员微笑地对游客说:请安检、谢谢配合。为了表示尊重,我都会主动将随身小背包放在安检仪器上。”家住浦东新区东方城市花园的王佳笑道。

  自觉配合安检工作

  “暑假期间,每天下午四五点,我都会看着小学生背着书包从中福会少年宫出来,进入静安寺地铁站的安检口时,会主动将书包放在安检仪器上……”在静安寺工作的陈颖说,有时,自己背着单肩包上班,遇到抽检也会有些不开心,觉得安检仪的输送带脏、担心心爱的皮包被磨损。看着一些小学生已经非常习惯地、主动地接受安检,觉得有些惭愧。现在,为了节约出入地铁的时间,陈颖特意将自己的大背包换成了一个小背包,提高进站速度。

  安检作用不可小视

  “地铁安检的作用不可小视,为过滤社会安全风险,降低地铁车站和列车安全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市文明办蔡伟民处长表示。

  乘客是否配合安检,表面上看,这要看乘客的心情好坏,心情好就配合、心情不好就不配合,其实,这也是个人素质、生活习惯的体现。他呼吁道,每位市民都有义务配合安检,需要养成良好的安全出行习惯,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优良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该被忽视。

  本报记者 杨玉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新民俱乐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⑩德日篇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大虹桥专刊
   第A28版:新虹街道/大虹桥
   第A29版:大虹桥/新虹街道
   第A30版:新动态/大虹桥
   第A31版:互动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商界
   第B04版:青浦/生态上海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好吃周刊
   第B14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7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18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9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20版:专版
市民需养成安全出行的生活习惯
以人名命名的道路并不少
开学了家访了 你紧张了吗
广告
新民晚报互动A31市民需养成安全出行的生活习惯 2015-08-27 2 2015年08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