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把“送清凉”变成“送快递”
冯诗齐
  冯诗齐

  一年一度的“送清凉”活动,各单位、各系统的工会、退管会、老干部科的工作人员,带着慰问金、慰问品,纷纷走访、看望生病、困难的职工和曾为革命作过贡献的老同志,向他们送上一份关怀、送上一份祝福。虽说是例行工作,但对于受访对象而言,单位和领导的关心,还是让他们深受感动。

  参与送清凉活动的广大工会、退管会,以及负责老干部工作的工作人员,冒着酷暑来回奔波,一家一家上门,确实是十分辛苦。对于他们的辛勤付出,用句时髦的话,应当点个赞。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送清凉活动中的某些做法,我却还有点微词。有些同志也许是任务太重,要上门的人家多,或是急于完成所承担的份额,把“上门慰问”弄得如同“蜻蜓点水”,到了受访对象家,匆匆交代两句,放下慰问品就走,连坐都不坐。理由是:还有其他人家要跑。送清凉成了送快递。

  我以为,这样做实在不合适。

  上门慰问不是一种形式。平时很少有机会同这些受访对象近距离接触,趁上门慰问,大家一起坐下来拉拉家常,聊聊工作之外的话题,很容易就拉近了彼此间的关系。单位来人看望,全家人都觉得很有面子。作为上门的工作人员,也能深入了解受访对象的各方面情况,比公事公办要好得多。事实上,所谓“送清凉”,送点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送去对人的尊重!

  我希望我们从事“送清凉”活动的工作人员,不妨把节奏放慢一些,上门后坐下来,和受访对象谈谈心、说说话,当成和自己长辈一样尽尽孝心,确实让人在炎夏中感受到一丝人性的清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7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战后70年反思录12 德日篇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别把“送清凉”变成“送快递”
大将没有“将军府”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抗战灯谜漫话
随之而变
美丽的蜕变
白衣天使
今宵灯谜
我在柏林的二手生活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别把“送清凉”变成“送快递” 2015-08-31 2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