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柏林时,我发现从住处到学校要走上二十来分钟,便琢磨着买辆自行车。买新车自然不在我这个穷学生的选项之列,还是买辆二手的凑合吧。柏林的朋友给我推荐了两个网站:“Craigslist”和“Ebay Kleinanzeigen”。是柏林人买卖二手货的必备神网。
这两个网站最大的特点,就是联结起想在同一个城市里完成交易的买家和卖家。Craigslist上的各个分类里,二手自行车似乎是最热门的了。发帖人总是配上自行车的照片和德英双语的信息,并且诚实地告知自行车有无缺少零件、有无车灯——在柏林,被交警撞见晚上、雨天不打车灯是要罚款的,因此车灯一定要买家补上。
在一座柏林老公寓空旷的天井里,我联系的卖家“艾丽卡”尚未出现,我就发现了她照片里那辆复古款的粉红色自行车。这辆车的主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呢?她帖子里那句俏皮的“我想为我的爱车找一个爱护它的新主人”,说明她和她的车有着深厚的感情。
终于,艾丽卡出现了,原来是一个深色皮肤的亚裔女孩。试骑之后我发现车座太高了。车半年没骑了,座位的螺丝已经锈住,调整不动。正当我打算放弃、向艾丽卡说抱歉之时,艾丽卡叫她的男朋友拿来了榔头螺丝刀,两个人叮叮当当地折腾了足有半个小时,终于把车座调到了最低,弄得我倒不好意思起来。艾丽卡又去街口的自行车店借来了打气筒,把瘪了的后轮胎打足气。当我终于把在手里握了很久的50欧元纸币交给艾丽卡时,她还不忘叮嘱我:“我们街道下个礼拜有免费的修自行车讲座,我等会儿发邮件告诉你时间地点哦!”
每天上午,我骑着这辆饱经沧桑的自行车在柏林郊区的乡间小道上颠簸;回家打开电脑,就此我对二手货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一方面,我的新住处的确需要添置东西;另一方面,和林林总总的卖家见面也是充满惊喜和挑战的体验。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通过Craigslist和“Ebay小广告”见了足有十个卖家,但并不是每一桩交易都是令双方满意的。我曾走进一个即将搬去南德念书的德国姑娘满地纸箱的家,花5欧元买了一座崭新的落地灯,在扛灯走回家的路上收获百分之百的回头率;我曾坐一小时公交车到郊区的经济适用房小区,想从一个印度大叔手里买一把吉他,却被他那把古怪的十二弦吉他吓出了密集恐惧症,只好抱歉走人;我曾和一个刚搬家的小伙子回到他的旧居,花5欧元买了一个二手微波炉,结果用了两次就停工了……
终于,也到了我即将离开柏林、需要为我心爱的物品寻找新主人的那一天。我把网购来的吉他卖给了一个德国姑娘——她在我房间里抱着吉他弹了很久,和我聊得热火朝天,我们发现我们都在纽约同一个区域生活过,最后她便趁着这层关系来了一句:“你卖便宜点成吗?”我笑着给了她打了个折,她告诉我说,她今天晚上就准备带这把吉他去参加一个Open Mic(一种小型音乐演出),我的吉他在她这个“民谣控”手里,绝对能散发出它生命中最美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