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其实每天做的就是“说服”和“拒绝”这两件事。我们会提出自己的各种要求,说服别人满足我们,同时我们也会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被拒绝的时候,会感到自尊被伤害,常常会引发强烈的负面情感,不理智的言行,导致人际关系受损,甚至会演变成暴力事件。也因此,很多人怕拒绝会伤害感情,怕拒绝会导致报复,很难说“不”,但同时又觉得委屈,并不快乐。
“拒绝”别人无法避免,如何“拒绝”同时让对方感到被尊重,这就是“拒绝”的艺术。
在团体心理治疗中,心理医生常常让团体成员进行角色扮演,来呈现和学习“拒绝”的艺术。通过反馈感受,角色对换,往往最后会发现自身的问题,学会改进的方法。最常用的情境是“拒绝向熟人借钱”,这是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有的尴尬体验,通常向熟人开口借钱已经很伤自尊,被拒绝更是难堪,因此“拒绝”也变成了一件难事。在角色扮演中,我们发现,拒绝者给被拒绝者的感受常常是生硬的、冷漠的,甚至是自私的,结果就是拒绝者最不愿意发生的情况发生了,被拒绝者觉得感情受到了伤害,两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那些善于“拒绝”的人是怎么做到让对方觉得受到尊重的呢?
首先,肯定对方的感受。“你一定是急用吧”,“你这么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一定是遇到困难才开口的呀”,让对方觉得你理解他的难处;接着,提出合理的拒绝理由,至少听起来比较合理,不那么伤感情。“我最近把钱都借给家里买房子了,短期实在没法周转”,表达你的实际困难,而非你不愿意;更不要画蛇添足地说“我不是不相信你”,因为在这样的情境下,听起来就是“我不相信你”;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向对方提出一些替代的建议,“我帮你问问其他人怎么样”,“过一个月我资金周转过来就给你行吗”,“我这里现在只有这么多,你先拿去吧”。对方会充分感受到你非常愿意帮助他,被伤害的感觉就会烟消云散了。
刘文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