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拒绝”的艺术
刘文娟
  近日,一则“火锅店服务员用滚烫高汤浇女顾客”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大家对女顾客大面积烫伤这一结果唏嘘不已,这样一件小事,何以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新浪微博上发起“你怎么看”的提问,33.4%的网友认为男服务员行为过激,但是也有21.5%的网友认为女顾客辱骂服务员,有错在先。从评论看,无论谴责的是哪一方,谴责的原因都是“不尊重别人”。还有许多网友“感谢多年来服务员不杀之恩”,这种调侃则反映出,类似“不被尊重”的小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其实每天做的就是“说服”和“拒绝”这两件事。我们会提出自己的各种要求,说服别人满足我们,同时我们也会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被拒绝的时候,会感到自尊被伤害,常常会引发强烈的负面情感,不理智的言行,导致人际关系受损,甚至会演变成暴力事件。也因此,很多人怕拒绝会伤害感情,怕拒绝会导致报复,很难说“不”,但同时又觉得委屈,并不快乐。

  “拒绝”别人无法避免,如何“拒绝”同时让对方感到被尊重,这就是“拒绝”的艺术。

  在团体心理治疗中,心理医生常常让团体成员进行角色扮演,来呈现和学习“拒绝”的艺术。通过反馈感受,角色对换,往往最后会发现自身的问题,学会改进的方法。最常用的情境是“拒绝向熟人借钱”,这是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有的尴尬体验,通常向熟人开口借钱已经很伤自尊,被拒绝更是难堪,因此“拒绝”也变成了一件难事。在角色扮演中,我们发现,拒绝者给被拒绝者的感受常常是生硬的、冷漠的,甚至是自私的,结果就是拒绝者最不愿意发生的情况发生了,被拒绝者觉得感情受到了伤害,两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那些善于“拒绝”的人是怎么做到让对方觉得受到尊重的呢?

  首先,肯定对方的感受。“你一定是急用吧”,“你这么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一定是遇到困难才开口的呀”,让对方觉得你理解他的难处;接着,提出合理的拒绝理由,至少听起来比较合理,不那么伤感情。“我最近把钱都借给家里买房子了,短期实在没法周转”,表达你的实际困难,而非你不愿意;更不要画蛇添足地说“我不是不相信你”,因为在这样的情境下,听起来就是“我不相信你”;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向对方提出一些替代的建议,“我帮你问问其他人怎么样”,“过一个月我资金周转过来就给你行吗”,“我这里现在只有这么多,你先拿去吧”。对方会充分感受到你非常愿意帮助他,被伤害的感觉就会烟消云散了。

  刘文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广告
糖尿病管理应尽早关注肝肾功能
“拒绝”的艺术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手术与药物并驾齐驱
火爆脾气的人易患急性青光眼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3“拒绝”的艺术 2015-09-14 2 2015年09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