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保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外兼“修”,一朝心脏不再“颤”抖
黄冬
  来自重庆的喻女士今年59岁,被反复出现的“胸闷、心慌”折磨了15年,甚至还有“头晕、眼前发黑”。10年前喻女士至重庆当地医院就诊后,得知自己得了房颤。医生告诉她: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心房会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其脱落后容易造成脑栓塞、肢体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喻女士分别于3年前和1年前在外地因为房颤做过两次射频消融手术,但术后房颤依然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理想。她无比渴望早日根除困扰了她15年的“心病”。

  面对喻女士的病情,心内科主任魏盟教授、李京波主任医师和张庆勇副主任医师分析认为:患者在外院两次行射频消融术后均出现复发,考虑与肺静脉异位起搏灶有关,单纯的药物控制或者内科射频消融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利用复合手术室以及心脏中心平台,采用内外科联合手术,应该有望根治。

  随后,心血管外科励峰主任仔细评估了患者的病情,想法和内科同仁不谋而合。双方讨论后确定:心外膜消融联合心内膜消融是目前治疗房颤的最佳方案,根治率能达到90%-95%。由心外科医生通过胸腔镜,对患者的左右肺静脉进行消融隔离。由于左心耳血栓是90%患者造成卒中的罪魁祸首,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可以结扎左心耳,从根本上消除房颤导致的脑卒中风险。而心内科医生则通过对心腔内心电图的标测来验证肺静脉是否被隔离,对于尚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心内膜补点消融,同时也能对外科胸腔镜下无法消融的三尖瓣峡部进行消融阻断。杂交手术中,心外科、心内科优势互补,从而让患者获得最大收益。

  按照医生预定的方案,手术非常顺利,整个手术历时不足4小时,患者术后30分钟清醒并拔除气管插管,第二天就恢复进食并下床活动。术后的几次心电图复查均证实为正常窦性心律。

  尽管房颤的内科导管消融术已开展10多年,但是单次导管消融的成功率仍然只有55%-80%左右。采用胸腔镜下进行的外科微创消融术或(和)左心耳结扎术,对于多数房颤患者取得的成功率依然有限。目前,对于复杂的慢性房颤(房颤持续2-3年以上),尤其是已行2次以上导管消融术依旧复发的房颤,采取内外科联合微创的一站式杂交术有望将房颤消融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争取彻底根治。内外科联合微创一站式杂交手术,代表了目前房颤治疗领域的最高水平。

  黄冬(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广告
走出血栓管理的三大误区
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传授健康“三字经”
有合并症的房颤患者视病情强化抗凝剂
急性心梗走“绿色通道” 提高救治成功率
内外兼“修”,一朝心脏不再“颤”抖
新民晚报保健/康健园B04内外兼“修”,一朝心脏不再“颤”抖 2015-09-14 2 2015年09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