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时尚美貌”能吸引一些年轻观众,有利于让年轻人了解一点抗战历史。但说到底,荧屏上的这股“小鲜肉”热更多地其实是在迎合年轻粉丝的心理需求。这种迎合是一种市场化的选择,因为其目的是让少女粉丝为自己的偶像掏钱消费,而其他爱看抗战剧的人群则不会有这种冲动。由此,有些抗战剧就难免向粉丝倾斜了。
抗战剧毕竟是严肃的历史剧,不是只靠“看脸”、只要能引得粉丝尖叫就行的娱乐偶像剧。演绎抗战英雄,还原艰难岁月,让人重温那个硝烟弥漫、热血沸腾的年代,应是更主要的艺术追求。而很多“小鲜肉”们与一些演技派演员相比,无疑相形见绌。盲目迎合粉丝心理只会降低艺术品质,其实,“无肉不欢”的粉丝们更需要的是引领。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