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建言市民养生观念须“正本清源”~~~
专家建言市民养生观念须“正本清源”~~~
专家建言市民养生观念须“正本清源”~~~
专家建言市民养生观念须“正本清源”~~~
专家建言市民养生观念须“正本清源”~~~
专家建言市民养生观念须“正本清源”~~~
     
2015年09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建言市民养生观念须“正本清源”
“滋补一定是先有虚再有补”
陈杰
  黑枸杞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功效?如果有的话,功效有多大?目前,这个问题还很难回答。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专家已经把视角从黑枸杞本身价值的探讨,转向市民滋补养生观念的“正本清源”。

  “滋补一定是先有虚,再有补。”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教授王忠壮告诉记者,市民在选择各种补品之前,应该先咨询医生。“你到底什么虚?有针对性地补。”

  由于擅长对名贵中药的鉴别与应用,王忠壮直言,现代人除了身体基本的亏虚外,还有很多疾病,其实是来自代谢方面的疾病。“比如那些换过支架、搭过桥的人,你一定要先看医生,明白什么情况再补。有的人甘油三酯高,冬天还吃芝麻、核桃,甚至加何首乌。芝麻、核桃油乎乎的,甘油三酯通俗地说就是炒菜的油。我希望通过新闻媒体告诉公众,补的时候先去看医生,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到虚的情况就不要补。”

  另一方面,王忠壮还特别提到了健康产品正确信息的作用。“大家想到藏红花,肯定想到要去西藏,很多人去旅游都会买,认为那里出的藏红花最好。实际上,我告诉你,世界上最好的藏红花出在上海崇明县,我喝的就是上海出的。所以许多真实的情况要通过媒体的声音传播出去。”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明伟坦言,现代社会大家都关注养生,网络上有海量医学知识、药物知识、营养品知识可以获得,根本不需要通过医生和专业书籍。“不过,每个人在找各种机会补一些东西的时候,还是要关注科学保健。尤其是我们使用的营养保健品,在剂量不同的情况下,跟药物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

  本报记者 陈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街拍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新民俱乐部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健康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疯狂的黑枸杞功效真那么神吗?
关于补品你该知道的真相
泡水看究竟 数籽定真伪
“滋补一定是先有虚再有补”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07“滋补一定是先有虚再有补” 2015-09-21 2 2015年09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