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日常用语里有一个叫做“差不多”的词儿。“差不多”其词用途多样、内涵广泛,至少有“差不多了吧?”“已经差不多啦!”“差不多就行了,别像真的一样”等用法。虽然搭配、语境各异,但大体上都有“做事差不离儿就成”的意思。
差不多已成一种心态。
显然,国人格外青睐“差不多”是事出有因的。工作中不少人喜欢“差不多”是受到了整个社会急功近利、重结果轻过程的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单位在对人员、工作进行考核时,格外重视定量指标,而需专业、长期、细致地评价才能正确把握的定性指标则或被束之高阁或弃之不用。在仅关注数量多寡的现实面前,已经很难再像之前那样静下心来做工作、搞研发、定计划了,而是代之以“差不多就行啦”的工作态度。长此以往,“差不多”就会差很多了。造成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坠毁悲剧的原因就是数以十万计的零部件中区区一个叫做O形环部件的损坏。许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大都因是在看似无关痛痒的管理细节上的疏忽所致。而上述考核者之所以只重数字不重质量,不想认真、懒得认真也不失为深层原因之一。
而为数不多的传统文化糟粕之一的凡事过分讲情面和上下有序则使得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也多用“差不多”作为指导原则。为了给别人留面子,人们在指出他人缺点或帮助、教育他人改正错误时往往只能点到为止。但是如还有其他同事、领导在场,还会出于善意以“念其初犯、人家还年轻、人家是小姑娘”等等为理由提醒说话者“差不多就行了”来规劝、忠告。很多原本准备谆谆教诲、晓之以理的领导、同事在如此“善意”面前也只能“适可而止”了。一团和气之下,很多同事的小错误、小问题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或未被告知其问题、错误的严重性而日积月累,终致积重难返。而尊礼、守序的观念又使下级很难指出上级的错误,这种现象愈演愈烈,最终就会发生“皇帝的新衣”式的情况。
教师、家长对孩子的 “差不多”式教育表面上看是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实则是上述“差不多”心态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惯性延伸。“差不多”的反义词是“较真”。相对于“差不多”的普受欢迎,“较真”则更多的是不招人待见了。“差不多就行了,何必较真呢!”在外国友人中肯评价里,“不够认真、严谨,做事比较随意、马虎”非常刺眼。究其原因,至今仍有很多国人深以为然的“差不多”心态难辞其咎。毛主席的一句“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言犹在耳。不论是鼓励创新、培养匠人精神、推进社会管理,还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宏大目标,都需要摒弃“差不多”心态,转而践行“认真‘二字,做人做事不但要自己认真,更要对他人较真。惟其如此,方能攻坚克难,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