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喜月。记得约八岁那年中秋的傍晚,我在扬州老宅的庭院中,赤着膊,双手撑在小凳上,仰望门前河边一排杨树上空的圆月。其时,风拂树梢,天蓝月朗。对这一情景的感悟,直到读大学时读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句后才算实现。从此,我对四季的月,无论“月牙凌空”还是”银盘初升”,便想到古人写月的诗章。
一个清风朗月的夜晚,我背着相机,步入居家临近的曲阳公园散步,想拍月景。月未升上天际之前,我踩了点,拟以六角亭作背景,想借李白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诗句配画面。古代道路上每隔一段路,都会有供人休息的亭子,故有“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之说。诗人极目远眺,问哪里才是目的地呢?故乡极远,诗人归心似箭,星夜兼程。
哪知当晚月升得较晚,我用全手动m档拍摄;不行,再调整,终于捉到一幅深蓝夜的空中,明月与石亭辉映的照片。思忖画面,遥远的夜空,深沉如水,清风朗月下,星夜兼程的苦行者,将到驿站歇脚……遂题为“驿亭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