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寂口述历史
沈 寂 葛昆元
  沈 寂 口述 葛昆元 撰稿

  33.舒适陪我看样片

  这时,费穆已到香港,他与上海文华公司老板吴性裁很好。有人说吴性裁是“托派”,其实不是。周恩来曾对吴性裁说:“你不仅要拍电影,也要做生意。”所以,他就到香港开了一家叫龙马影业公司,请了两个导演,一个是费穆,一个是朱石麟。第一个戏拍的是《江湖儿女》,演员韦伟,是《小城之春》的女主角。

  费穆为啥去香港呢?在上海解放前夕,一批著名文化界人士受中国共产党邀请,在香港集中,乘船北上转到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可是没请费穆,费穆生气了。他这个人性格很倔,你不请我,我就自己去香港,自己拍电影。他在上海时,我就认识他了,到香港后,我就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我,他曾经到北京,带了姚克一封信。姚克在信中说,希望回大陆。费穆和江青的关系很好的。费穆赞扬过江青演的《狼山喋血记》。但是,江青托人对他们说,你们两位还是留在香港好,香港也需要人。他们就留在香港了。

  1950年春天,我的剧本《古屋》,改名《狂风之夜》拍好了,有龚秋霞、严俊、陈娟娟、牛犇、岑范等出演。舒适陪我去看样片。艺委会主任是马国亮。他主编《良友》杂志时,袁仰安投资,此刻袁是长城公司负责人。李祖永与《良友》也有联系。马国亮来看样片时,卢珏也来了坐在我一边。他是进步文人,与齐闻韶做副导演,一起拍《狂风之夜》的。齐闻韶是笔名,原名是来追,他是共产党员,原本在马来西亚,后受排挤来到香港。样片一看完,大家热烈鼓掌,说《狂风之夜》是香港第一部农村片。其实,我的剧本写得并不好,是岳枫导演手法高明。

  比如,演员牛犇演小丈夫。导演让牛犇站在桌子上舞刀枪,很好看。我剧本里没写到。再比如,我在剧本中写道:“娘说,你要有首饰,五样东西。”但导演让演员先说了四样东西后,最后再说还有一样,取得意外的效果。这就是导演的功力。所以,后来我写电影剧本,细节都特别注意要写好。我向导演学到了导演手段,所以导演很喜欢用我的剧本。我能够进入电影界,从开始写电影剧本,到后来剧本得奖,这是实践的结果。我从小看电影,爱电影,长大了写电影剧本,主要靠实践。只有自己写了,才晓得剧本怎么写。我写出来的剧本只是半成品,一定要经过导演的手。另外,我觉得只有拍成电影了,我才懂电影了,要用好细节。比如,上面讲的“最后还有一样首饰”,就是如此。苏联拍电影用文学本子,美国是镜头剧本。编剧就这样写。所以我觉得所有从事电影编剧工作的人都要做到:第一,看电影,爱电影;第二,写剧本,学电影;第三,拍电影,懂电影。同样,写小说也是喜欢了才写,要有技巧。一切艺术都是这样。一个人的兴趣是第一老师,是最要紧的。

  样片看好后,我觉得这个导演了不起,接下来开会讨论了。艺委会主任马国亮第一个发言,他说香港过去没拍过农村片,这是香港第一部农村片。电影里的歌词是我写的,第一句是:“在不远的地方有个天堂,那里没有眼泪,只有欢笑……”由演女主角的陈娟娟唱的。龚秋霞也演一个角色,严俊饰男主角。接下来,大家发言对《狂风之夜》作了充分的肯定,对我鼓励很大。我从《狂风之夜》里学到导演对场面的处理和戏剧效果,由此我领悟到电影艺术的奥秘。

  30年代,岳枫就导演过《中国海的怒潮》,博得观众好评,后来,他也拍过一些软性电影。当时刘呐鸥,看到左翼拍的都是进步电影,太硬了,都是政治方面的东西,他就觉得应该拍点软性电影,有娱乐性的。这个想法是不错的。但他们搞软性电影讲的也都是社会问题。比如,批评虚假广告、遗产纠纷等。思想内容也蛮好的,讽刺不良的社会风气。当时有人说,都市文化就是坐在沙发上,吃着冰淇淋看电影。我认为,左翼电影的兴起主要靠胡蝶拍了《盐潮》,影响很大。

  就在这个时候,李祖永叫马徐维邦将中篇小说《墓碑》改编成电影剧本,小说作者是陈铨。过去,马徐维邦拍过《夜半歌声》,红遍大江南北,但这时,他接了《墓碑》后心中却没有底,就问摄影师余省三。余和我关系蛮好的,就对马徐维邦说我们这边有个编剧蛮好的,叫沈寂,你可以问问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上海新闻
   第04版:上海新闻
   第05版:文体新闻
   第06版:夜光杯
   第07版:夜光杯
   第08版:连载
来次GO!到滴水湖吃!吃!吃!
本报信息
曾少年
沈寂口述历史
新民晚报连载08沈寂口述历史 2015-10-04 2 2015年10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