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1日晩,我在《新民晩报》上看到“替亲人出书,为百姓立传——2012‘福寿杯’ 亲人传记书稿征集活动启事”,联想到2011年我80岁生日时,完成的书稿《我们家的故事》,于是就报名参加了这项活动。
我们家是常州、宜兴的一个文化大家族。曾祖父吴殿英、祖父吴稚英是清朝张之洞的幕僚,负责湖北新军的训练,曾祖父的这批学生不少人成为后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骨干。父亲吴瀛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创始人之一,他以当时的特殊身份为故宫博物院的创建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面对社会不公,国民党内部的倾轧,为朋友易培基故宫博物院院长打抱不平而陷入所谓“故宫盗宝案”的陷阱,大半生不得安宁。我们家还是个大家庭,母亲生育了15个子女,4个幼年夭折,11个长大成人。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大哥吴祖光成为著名的剧作家,六哥吴祖强成为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大哥吴祖光20岁以创作抗日话剧《凤凰城》一举成名,被誉为“神童”剧作家,他很早就受到党的影响与关怀,从而影响带动了全家兄弟姐妹心向共产党,六哥祖强、七姐吴葽解放前就成为南京市的地下党员,解放初期又有5位兄弟姐妹成为共产党员。谁知道1957年大哥竟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大右派”,大陆的九位兄弟姐妹均因“界线不清、思想右倾”而受到批判,只有在台湾地区的二姐吴珊平安无事。
投稿时我将书名改为“我们是理智乐观主义”。这句话来自吴珊姐她今年102岁,1996年5月,我们在海峡两岸分别整整50年之后,约好在北京团聚。珊姐临行前,她的邻居对她说:“你们兄弟姐妹50年未见面,见了面一定会抱头大哭,你要做好思想准备!”珊姐回答:“我们是理智的乐观主义,是不会抱头痛哭的!”事实果真如此。于是,这句话也成了我们家的名言,因为它真实反映了我们家人的精神面貌。
“理智的乐观主义”是我们的个性、我们的家风,我们善于在困境中看到光明。父亲遭遇“故宫盗宝案”,在囯民党黑暗统治下无处伸冤,但他看到了“这一冤案之得申,非等到另一个时代不可”父亲语。祖光大哥饱经坎坷,挺过来了,不少人说他“生不逢时”,他说:“我所经历的一切,不是仼何人都经历得到的一笔可贵财富。因此,哪是‘生不逢时’,分明是‘生正逢时’!”
七姐吴葽1949年满腔热情参加革命,西南下昆明,1957年却和七姐夫同时被打成“右派”,受尽折磨,22年后终于得到平反,事实证明她是个好党员、好干部。我在“文革”期间,作为一所中学的校长、书记,“靠边”三年,经历了数百次“批斗会”、 数十次“武斗”挨揍,还有惩罚性的打扫厕所、做木工、泥水工等劳动,但我心怀坦荡,坚信自己终会“解放”,因而吃得下,睡得着,丝毫没有怨天尤人。在挫折、冤屈、困难面前,我们兄弟姐妹都没有被吓倒、趴下,而是顽强地与命运搏斗,并乐观地笑对未来,最终我们都是胜利者。
书被选中了,作为《百姓家史》系列丛书第一批十一本之一,三年中又经过修改、补充、校对,由文汇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写作此书作为公益,没有稿费,但得到100本书,我也十分髙兴。我拿到书后,立刻寄给全国各地家人,让大家共温我们的家史,学习、继承我们的家风,乐观面向未来,更好地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