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旅游业
亟需净化行风
王玉宝
  王玉宝

  日前,中消协端出一锅热气腾腾的“暗访大餐”——国内部分旅游线路体验式调查报告,引爆舆论界。

  这份“生猛”的报告,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呈现了中国民众参团旅游所能遭遇的各种丑态:改变行程,缩减景点,吃住降档,忽悠欺诈,强制购物,粗暴威胁等等,不一而足。

  与以往相比,此份报告背后的暗访,也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涉及27省96条线路,征集的志愿者多达196名,时间跨度前后近一月,可见下了“血本”,深入了“狼穴”。

  经过调查,其对国内旅游服务水准的结论也十分有“锋芒”:平均仅70分,尤其行程中,74%以上线路存在相对严重的问题。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这份报告引起民众的强烈共鸣。超七成线路“存在相对严重问题”,产品和服务不合格率如斯,吻合了公众对旅游业服务品质的负面观感。无怪乎报告一端出来,大量民众大呼痛快、解气。

  然而,问题在于,接下来,有无改观的可能,以及如何改观?

  中国,到了须认真正视旅游业服务差的问题了。它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国民旅游体验、假日生活品质。这已不是偶然性个案的问题,种种乱象背后,是系统性的行业风气问题。面对迅猛而来的旅游经济“黄金时代”,只顾迎头宰客,潜规则大行其道,这不仅不道德,而且实质上是一种巨大的社会不公正。对此,理应从法治文明、民生福祉的高度,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能再蜻蜓点水、淡然处之,得下狠招治理。

  中国旅游何以到了这个程度?原因不外乎三。一者,国民旅游热情高涨,从2005年至2014年,中国国内接待游客人次由12.12亿人次增长到36.11亿人次。出游人多了,次数多了,对不满更敏感了。二者,旅游人太多,拥挤不堪,自然带来体验下降。三者,从业人员和景区、商场合谋狠宰游客,这才是最重要原因。假如说前两者在一定时间段内属于特定阶段的必然现象、“社会不可抗力”,短期难以改观,只能静待国民休假制度的完善,那么第三者的改变,势在必行。

  对旅游从业者行为须配备更强有力的规制。低价游零团费恶性竞争,强制购物几乎是这些旅行团的“必配”,但其仍大行其道。管理部门的查处不严、执法不力,难逃其咎。旅客遭遇困境,投诉之难,令人生厌。相关部门的踢皮球、互推诿、不作为,彰显监管的疏松。行业的自律,监管的有力,法律的完备,一起发力,才能彻底改掉旅游宰客的顽固陋习。

  旅游经济如此火爆,在一些地方甚至大有成支柱产业之势,于国民经济也是越来越不可小觑的增长来源。旅游业者完全不必要以坑蒙拐骗的手段,从中赚些蝇头小利。净化行风,中国旅游经济的饕餮盛宴还在后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街拍/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家装专版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家装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之窗
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旅游业 亟需净化行风
艺术节
你愿意聘用现在的自己吗?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旅游业
亟需净化行风
2015-10-30 2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