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新政加剧质疑:流量多少到底谁说了算~~~
新政加剧质疑:流量多少到底谁说了算~~~
新政加剧质疑:流量多少到底谁说了算~~~
新政加剧质疑:流量多少到底谁说了算~~~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政加剧质疑:流量多少到底谁说了算
运营商兼裁判和运动员第三方监管缺失是症结
叶薇
  新闻追踪

  本是一项惠民政策,却从出台之日起就争议声不断。从10月1日起,三大运营商实施“手机流量不清零”政策,月套餐剩余流量可在下月优先使用,但不能再留到第三个月,这是运营商的让利举措,然而新政实施还未满月,关于流量不清零后跑得快的吐槽声不断。三大运营商纷纷辟谣,声称计量没问题,中国移动还承诺“计费错误,双倍返还”。(见本报昨天A13版报道)

  有网友怀疑运营商修改计费系统,克扣流量。对此,电信分析师项立刚直言,电信运营商的计费系统是一个严格管控系统,工信部一直有管理和检查,任意修改数据是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运营商流量计费包括两部分,流量计量和根据套餐将计量结果转变为费用。流量不清零新政,实际修改的只是第二部分,修改计费规则,并不影响计量,也不可能带来计量变化。

  实际上,消费者对流量偷跑的质疑一直存在,跟不清零新政并无关系。流量跑得快导致花费高的原因主要有:4G速度快,同一时间内打开同一页面可加载更多内容;微博微信对短视频的支持;用户不关数据网络(同时开Wi-Fi也会发生流量);APP对流量需求明显增加,后台自动连接更新等,也不排除计费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由于缺少第三方权威机构监督,在计费问题上,运营商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用户投诉运营商偷流量,由运营商自己来处理自己,总是让人难以信服。

  电信分析师付亮分析说:“面对媒体报道用户投诉,部分地方客户服务人员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采用免单、补偿等手段,表面看应付了问题,实质却埋下了被消费者怀疑有猫腻的隐患。”

  付亮认为,第三方机构很难有能力准确计量单个用户流量,尤其是事后计量。确有明显差异,监管部门应拿出解决方法。准确计量要靠前期系统保证,也就是说计量系统交付时应符合计量要求。我国信息消费日益增长,如何既让消费者放心明白消费,又能让电信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值得有关部门深思并拿出实实在在的制度措施。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街拍/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家装专版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家装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之窗
2578名逃票者信息纳入征信系统
国际巨头来沪“问诊”化工区建设
运营商兼裁判和运动员第三方监管缺失是症结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运营商兼裁判和运动员第三方监管缺失是症结 2015-10-30 2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