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研究郭嘉沂认为,该方案重点就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人民币跨境使用、金融服务业开放和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进行初步部署。
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通知中指出,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按照统筹规划、服务实体、风险可控、分步推进原则,在自贸试验区内进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先试,逐步提高资本项下各项目可兑换程度。具体包括研究启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允许或扩大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个人在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投资,建立健全区内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境外融资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探索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限额内可兑换试点等。
针对备受各方关注的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新40条”则明确将研究启动,适时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开展境外实业投资、不动产投资和金融类投资。
郭嘉沂认为,上海自贸区利用 FT账户拓宽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范围和额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业务、研究启动 QDII2、允许机构和个人投资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以及扩大本外币兑换限额。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资本外流压力仍存,如若不能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资本项目开放仍将受到实需背景限制和严格监控。此外,区内仍将对于外币融资规模和投向进行严格管理,谨防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风险。”
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上海自贸区将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范围,推进贸易、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三者并重,推动资本和人民币“走出去”。“总体而言,在人民币国际化第二阶段,为促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输出和回流,将在自贸区内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扩大境外人民币资金池。”郭嘉沂说。
此外,随着境外人民币资金池的扩大,建设国际多要素金融平台,维护定价权便显得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将对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提出更高要求。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方案》出台意义十分重大,有利于推动金融服务更好适应高水平开放的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改革发展的最主要目标。
《方案》确立的金融改革开放和政府职能转变措施,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更高水平开放的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为实体经济发展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更为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跨境投融资活动,有利于企业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提升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本报记者 钟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