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老老琐言~~~
老老琐言~~~
老老琐言~~~
老老琐言~~~
     
2015年11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老琐言
国宝在雕琢间 显现传世价值
沈琦华
  近期,由上海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制作的玉器正在“玉琢成器”玉雕展上展出,数件展品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只能以照片代替实物。与那些早已名贯中外的展品相比,展柜内的一组四件新疆和田白玉籽料制作的系列器皿格外引人注目。这四件新国宝是月琴龙瓶、海棠熏炉、虎头觥、海棠瓶。这四件新国宝问世时间不长,却有着不凡的身世:他们沉睡千年,偶为采玉人发现,始一路艰辛来到上海;他们有幸与一代玉雕大师季以顺相遇,才在切割中露出羞花闭月的真容,在雕琢间显现出传世价值……

  文/沈琦华

  重新出山手制传世之作

  季以顺今年已是70岁的老人。17岁那年,他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师从玉雕大师花长龙。学艺十年,季以顺不知给师傅凿了多少个“毛栗子”,终成一代巨匠。上海玉石雕刻厂并入老凤祥后,季以顺也退休了。按理,他带出了不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徒子徒孙,早已名满江湖,也该颐养天年了。无奈玉雕界传授技艺,自古以来就是言传身教,且天下的玉石形状各异,质地不一,什么样的玉雕什么器,都要凭制作者的眼光、感觉和经验。一块好玉,一刀不慎,本来能够制作大件的,可能就只能制成牌、环、镯这类小玩艺。老爷子是个老党员,生性好动,在家待不住,被一家公司聘去,专事收购玉石时的鉴定之职。才干了4个月,老凤祥一声召唤,老爷子抛下高薪,重归门下。老爷子调侃道:“在厂里干了50多年,只退休4个月,这辈子卖给企业了。”

  老凤祥请老爷子重新出山,意图也十分明显:一是带出高徒;二是把库房内的一堆上等新疆和田白玉籽料制成传世之作。老爷子欣然领命,独自一人进入库房,围着这一堆上等新疆和田白玉籽料转了一天,脸色凝重,一言不发。三天后,他向领导汇报:如此之大的新疆和田白玉籽料,是他从业以来很少见到,极其珍贵。

  老爷子何等样人,又是何等样的眼力。连续三个月,季以顺携烟带酒,躺椅一把,在库房里开料。老爷子每切一刀,都要反复斟酌,乏了,抽几支烟;累了,喝一口酒。用他的话来说,以今天的市价,面对这稀世玉料,切错一刀,就是几十万、几百万元。所以每次下刀,他都是提心吊胆夜不能眠。

  开完料后,老爷子想把其中58公斤的“玉芯”制作成仿青铜器系列器皿,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心一一起策划、设计。张心一谈出心中盘桓已久的想法:“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从夏、商、周延续至汉朝,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以青铜器为原型制作白玉器皿,确是最具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但仿古不拘传统,形似更要神似,既要讲究每根线条、纹饰都要有来历,也要根据玉料天然形状予以改变。”张心一诚恳地对老爷子说:你是玉雕界的权威,这件事要拜托你了。

  赋珍品魂魄玉与人结缘

  到了最显雕功的时刻。老爷子闭门制作。每刻一刀,都是静心屏气,排除杂念,犹如左手托着泰山,右手抱着婴儿。重了,怕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轻了,又担心无法体现纹饰雕琢之美。掏膛时分,老爷子反复计算,壁太薄,无浑厚稳重之势,且易爆料;壁太厚,端庄有余精致不足,无法显现玉质天然之美。

  在中国玉雕界四大流派中,海派雕工兼容并蓄,最擅炉瓶制作。但在制作时,艺人最怕的,就是活环活链。因为活环活链稍一不慎,就会雕坏,一环一节留有瑕疵,不仅前功尽弃,导致成品经济价值大失;也会因为整体造型留有遗憾,文化价值无从体现。季以顺在制作活环时,恰逢盛夏季节,老爷子开足冷气,鼻尖仍不时沁出汗珠。那段时间,老爷子犹如闭关修行参禅悟机的老僧,对世事不问不闻。

  由于薰炉的顶盖过于繁复,一般都制成一层,季以顺却制成了两层。制作时,为求嘴口与炉身密合,季以顺更是大气不敢喘一口,把心提到嗓子眼。做完后,他小心地试用薄纸插入,纸竟不可过,足见其技艺之高超。四件系列器皿,两年时间完工。季以顺人瘦了一圈,称一称,减重十多斤。据说,由于长期在躺椅上辗转起伏,季以顺竟坐坏了几把躺椅。

  四件宝物完成后,季以顺在庆功宴上喝高了,感慨地说:“到哪里找如此之大的上乘新疆和田白玉籽料?恐怕这些宝贝就是我的收山之作了!”

  精夺天工的人间瑰宝

  月琴龙瓶瓶体以青铜酒器形为主,巧妙变形,构思酷似传统古琴,瓶身细雕团龙纹,威武雄壮。瓶盖设计双龙戏珠,栩栩如生,瓶颈配双龙耳挂活环,工艺精湛,瓶体廓边透雕螭龙纹使此瓶主题突出、古朴端庄。海棠熏炉三足厚实稳重,盖、身均仿海棠制形,雕四龙耳配四活环,工艺繁复细腻,双节熏盖,纹丝相扣,盖顶传统神兽坐镇,使整体器形力力生根,小中见大。虎头觥继承传统青铜酒器之神韵与外形,将中国传统饕餮纹细雕于身,顾名思义为能吃会喝,寓意生命力旺盛。柄及廓边纹厚实古朴,觥盖雕带角虎形兽。海棠瓶瓶体巧妙保留了自然形成如旭日东升的小块红皮,设计力求体现商周青铜器之魂魄。

  月琴龙瓶、海棠熏炉、虎头觥、海棠瓶——四件系列器皿,究竟为何引得季以顺这位玉雕巨匠发出如此感慨?季以顺作出如下点评。新疆和田玉是世界上最好的透闪石玉料,常见的颜色主要有白、青、黄、碧、墨等,其中以白玉籽料为最。但绵延数千年的采掘,自然资源基本枯竭,这是四件系列器皿的珍贵所在。从历史考证来说,存世的如此上乘的和田白玉籽料制成的仿青铜器系列器皿,即便是皇家宫廷所藏也很少见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街拍/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2015中超盘点/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2015中超盘点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格言
国宝在雕琢间 显现传世价值
身怀绝技老更香
冥冥中人与玉的缘分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C01国宝在雕琢间 显现传世价值 2015-11-01 2 2015年11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