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狂欢中的尴尬
徐轶汝
  徐轶汝

  据说小微电商们对“双11”都怀着一种爱恨交织的微妙心态。因为“双11”前后,网民的购物欲望被抑制,网店销量急剧下滑。尽管昨天当天井喷,但平均下来,收益仍不及全年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参加“双11”,不一定赚到更多,还累个半死;但若不参加,肯定赚不到钱,因为根据游戏规则,参加意味着流量导入等一系列利好。

  对小微电商而言,“双11”这类电商节日,能少还是少点好。对消费者,更是如此。

  不信?那就先回答3个问题。

  第一,你有没有兴致勃勃地与同事、朋友分享过“购物车”或预售清单,并据此进一步“充实”自己的“购物车”?

  第二,昨天凌晨天猫开放“双11”预售商品尾款支付后,在待付款的列表里,有没有哪样商品,是你已经失去兴趣并且后悔购买的?

  第三,昨天抽空“复习”了下已购商品,发现自己熬夜“秒杀”来的东西,竟然还没有下架,或者曾经失效,但又有补货了,此时的你,是否感到失落和郁闷?

  如果你对这3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那你是一位非常理性、意志坚定、具有极强自控能力的消费者。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中枪”。

  7年来,“双11”已经成了购物狂欢节的代名词,每年此时,耳边充斥着“买买买”的声音,形成天罗地网让人无处可逃。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放弃了抵抗、失掉了理性,坚定地认为自己能占到便宜。

  我们分享购物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认同感和参与感,另一方面也让自己在从众心理中越陷越深。我们发现“秒杀”到的商品竟然还有货,心中郁闷,那是因为抢到便宜货的成就感受挫了。有些预付的商品,还没付尾款就不想买了,那是因为我们本就不是真的需要,而是为了宣泄购物的欲望,释放自己的压力。“双11”的凌晨,我们每个人都化身成了一台付款机器,拼命把钱往外送。

  至于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那些糟心事儿,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而言之就是不买后悔,买了还是会后悔。

  为了省钱,上淘宝!这大概真的是最本末倒置的事情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目击/街拍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新民资讯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大购网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商界/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0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严格标准严格执行方才见效
骗子的话术单
有种忙叫“只是看起来很忙”
狂欢中的尴尬
不升官就吸毒?
让墓碑记住教训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狂欢中的尴尬 2015-11-12 2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