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胃像一个口袋,袋口朝上,食物经食道进入胃后,因为重力而落入袋底,然后从胃内排空,来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最后经肛门排出。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它的健康状态直接关乎人的生活质量。当胃肠道健康不容乐观时,体内毒素就会因停留体内过久而重新被吸收,导致身体年龄的提前老化,给健康带来莫大的危害。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的四位消化道专家做客新民健康,畅谈胃肠道健康话题。
大肠癌:早筛有价值 保肛有诀窍
近年来,虽然大肠癌的诊治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中国大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仍呈急剧上升状态,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对大肠癌重“治”轻“防”。美国对其大肠癌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分析表明,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I级预防和开展大肠癌的筛査普査的II级预防发挥了88%的作用,而对已明确诊断的大肠癌的规范性治疗仅发挥了12%的作用。相对于其他肿瘤,大肠癌的发生要经过腺瘤—癌的演变过程,时间较长,这为早期筛查大肠癌提供了可能。许多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然而遗憾的是,有很多患者往往是在有明显不适时才前来就诊,但已是晚期,治疗效果差。因此,杨浦区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林谋斌提醒,不要忽视大肠健康,高危易感人群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肠镜健康检查,了解自己身体状况。
据了解,中国直肠癌病例中约有半数以上为低位直肠癌。传统手术后需终身在病人腹部上另造一个人工肛门以替代排便。如此一来,给患者带来生活的极度不便。对此,专家表示,对早期直肠癌可用经肛门切除肿瘤的微创保肛手术,即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该手术能达到直肠中上段部位,直肠和病灶经放大及充气以后视野暴露清晰,这使针头样电刀能进行精确的无血分离和肿瘤切除,让肿块完整切除不破碎,避免了肿瘤的污染和重叠缝合引起的肠腔狭窄。运用微创的方法,让大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和腹部伤口成为过去。
【专家介绍】
林谋斌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外科副主任、转化医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获外科学博士学位。2009-2011年于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全美肿瘤排名笫一)研修大肠癌的诊治。美国癌症协会会员。
专长:1. 胃肠肿瘤,尤其擅长各类微创胃肠肿瘤根治手术及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如对距肛门14厘米以内直肠良性肿瘤或早期恶性肿瘤的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以及对超低位直肠癌的内括约肌切除术(ISR);2. 顽固性便秘的微创手术治疗;3. 炎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的微创手术;4.甲状腺肿瘤。
专家门诊:(总院)周一上午
便秘:多管齐下 肠道“保畅”
很多人有过便秘的经历,尤其是女性,据相关研究表明,因受盆底结构、妊娠和雌激素等因素的影响,绝经前女性便秘人数比男性高2-3倍。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黄玲解释,排便频率是诊断便秘的指标之一,便意缺乏、甚至一周排便少于三次,或有便意但是排便困难、费时费力、需要辅助手段排便,或是大便干硬就可考虑为便秘。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毒素无法排出并吸收入血,损害各个脏器。然而,绝大多数便秘者不去医院就诊,而是选择自行购药,或服用清肠排毒保健品进行自我治疗。
黄玲博士表示,长期使用蒽醌类刺激性泻剂或含有这类泻剂的保健品,可使结肠上皮细胞色素沉着,引起结肠变黑;同时,可能引起不可逆的肠神经损害,长期服用反而加重便秘症状。因此,滥用泻剂、排毒保健品无疑是给肠道惹是生非。如有长期便秘的情况,应该及早就医,弄清诱发便秘的原因。
目前,杨浦医院开展了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盆底超声、结肠传输试验等检查,对于排便障碍型及混合型便秘患者,可行生物反馈治疗,疗效满意。
【专家介绍】
黄玲 副主任医师,博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专长:胃肠动力性疾病、尤其是慢性便秘的诊治;急性胰腺炎及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治
专家门诊:(总院)周五上午,(安图分部)周五下午
肛瘘:新式武器带来福音
【专家介绍】
由于“面子”观念作怪,肛周疾病特别是肛瘘等疾病,很多时候都被患者“故意”忽视。如此一来,肛瘘便会“忘我”滋生,从而增大了疾病治疗难度。如何早期预防、治疗、远离这个臀部“小问题”可有大讲究。
对此,杨浦区中心医院胃肠外科肖毅华副主任医师表示,大部分肛瘘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因此内口多在齿状线上肛窦处,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处形成外口。如果不及时治疗,肛瘘可能会由单纯性变复杂性。传统肛瘘手术,无论是肛瘘切开还是挂线疗法,创面不但需要长时间换药而且疼痛难忍,为避免传统手术的弊端,胃肠外科团队引进了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手术系统。手术不会对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尤其适合治疗复杂性肛瘘。
肖毅华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疾控中心肿瘤外科和跨学科治疗委员会委员。专长:从事外肛肠临床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外科肛肠常见良性疾病外科治疗,国内率先开展肛瘘微创手术。熟练掌握电子结肠镜操作,早期发现肠道息肉及肿瘤,早期干预。
专家门诊:(总院)周四上午
胃食管反流:小咳嗽引起大问题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烧心和反流是其最典型的症状,反流症状包括反酸、反食、反胃、嗳气等。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咳嗽也是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之一,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力指出,咳嗽是极易被人们忽视的症状,而胃食管反流已被证明是一个引起慢性咳嗽的独立病因。
李力主任表示,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病理性反流,引起该病的“罪魁祸首”主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且易复发的疾病,应长期正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合理的饮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杨浦医院消化内科采取预防性治疗,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及内镜技术综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专家介绍】
李力 副主任医师,硕士。专长: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消化系疾病的诊治及消化道良性肿瘤、早癌,胆胰疾病的内镜下诊治。
专家门诊:(总院)周五下午,(安图分部)周一下午
消化道疾病讲座信息
活动主题:胃肠健康与胃肠疾病的科学诊治
活动时间:11月28日(周六)上午9时至12时
活动地点: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腾越路450号)2号楼六楼大会议室
活动内容:胃肠科专家主题讲座、现场交流、健康咨询、抽奖环节等。
专家团队: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胃肠外科专家团队、消化内科专家团队
报名方式:021-5292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