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养生/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血糖检测有望告别“扎针采血”之苦
马丹
■ “血糖监测现状专项调查”启动会现场 本版摄影 陶磊
  中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随着发病率的不断攀升,糖尿病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提升糖尿病防治意识、落实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刻不容缓。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第一步,也是目前规范化管理的难点所在。

  然而,血糖检测,对每一位身患糖尿病的人来说是件痛苦又麻烦的事情——不仅患者需要扎针采血,试纸、采血针等耗材还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不过,雅培公司糖尿病产品业务高级医学事务总监迈哈姆特·卡兹米近日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血糖监测已经发生了“技术革命”,一种新型的无需“扎针采血”的技术已经研发出来,患者只需佩戴传感器就能获取实时血糖数据。

  据介绍,目前利用这种新型技术的血糖检测仪已在欧美等国家上市,预计很快将走入中国市场。

  监测频率越高越有益

  血糖究竟该如何控制?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会长宁光教授在本报举行的“血糖监测现状专项调查”启动仪式上说,关键就靠血糖监测,但是,很多人对此存在一定的误区。“不少病患认为,控制血糖光靠吃药就足够了,但其实吃药可能会引发低血糖,也有可能会带来高血糖。如果,你不通过血糖监测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就可能吃错药。因此,血糖监测不仅可以指导用药、避免出现低血糖等,还可以防止高血糖的并发症‘酮症酸中毒’等。”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监测频率越高越有益于糖尿病管理,所以希望患者能尽可能多地遵从医生的推荐去监测血糖水平。”卡兹米说,在过去,通常认为只有一型糖尿病和打胰岛素的人需要监测血糖,现在根据权威机构建议,不仅各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做血糖监测,而建议频率要高一些。

  新技术告别“鲜血”与疼痛

  几十年前,传统的“扎针采血”血糖检测技术就已问世,并帮助了患者监测血糖,但与此同时,这个技术也限制了患者对自己疾病的管理和对血糖水平发展的完整了解。卡兹米说:“受检测方法的限制,病患从传统血糖检测技术中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不仅获得的数据是有限的,对数据的解读也非常有限。”

  卡兹米说,非侵入式血糖检测仪通常都由传感器和扫描检测仪组成。“就拿雅培公司的瞬感传感器为例,传感器大概只有一元硬币的大小,扫描检测仪是6代苹果手机的四分之三大小。通过这套设备,1秒钟就可以获得血糖实时数据,以及后续八小时的数值和血糖发展趋势。这些数据都能帮助病患和医生更好地做好疾病管理。”

  除此之外,未来,这种非侵入式血糖检测技术,还可应用到手机、手环、手表等穿戴式设备上,监测数据及时上传至个人健康管理系统云端平台,并与疾病预防中心、医疗中心等实现互联,能够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本报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养生/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教育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部分糖尿病患者可通过 接受手术来控制血糖
血糖检测有望告别“扎针采血”之苦
滋补,还得“真”胶“实”料
新民晚报养生/新民健康A24血糖检测有望告别“扎针采血”之苦 2015-11-19 2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