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加强风控影响有限
经证监会批准,沪深交易所修订《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决定自下周一起,调整新增融资合约最低保证金比例,将原规定不得低于50%调高至不得低于100%。而已存续的融资融券合约仍按照原有规定执行,实行新老划断,现存融资合约不需要因此次修订立即了结,也按照原有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展期。并且各证券公司在符合监管要求前提下,可以根据客户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自主确定具体比例。
业内人士介绍,在新开仓阶段,券商目前通过两项参数调节投资者的杠杆比例,即可抵充保证金证券折算率及融资标的融资保证金比例。市场一般理解“融资买入最大可使用2倍杠杆”,其实需要同时满足担保品折算率为100%且买入标的保证金比例为50%,在现实中极少出现这样的情形。
据介绍,目前,大多数券商规定使用A股作为担保品折算率不超过70%,ETF折算率不超过90%,国债折算率不超过95%,能够100%作为保证金计算的只有现金。同时,自今年以来,券商普遍强化了融资标的风险管理,保证金比例采用顶格50%标准的股票几乎不再存在。
因此,按原来的规定,投资者融资比例最高可以2倍,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要尽可能放大杠杆,就应该在持有现金时融资买入个股,然后投资者再使用现金买入其他股票,只要在维持担保比例的范围内就没有问题,这样开仓杠杆倍数达到理论上2倍。但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现金作为担保品的投资者相对较少。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现金作为担保品在担保品总市值中仅占7.0%。与此相对的,使用主板个股作为担保品所占比重为62.6%,中小板个股18.1%,创业板个股11.1%。可见,现金是投资者最少使用的担保品。
新规实行后最高杠杆比例降至1倍,应该说降低了整个业务理论上的杠杆天花板。这个消息被市场视为利空,但是,自今年6月份经历大幅下跌之后,实际上已有相当部分的券商自行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平均水平在70%以上,再加上此次上调保证金比例仅针对新增融资合约,因此利空已经提前消化。本周一,沪深股市虽然大幅低开,但此后一路上涨,最终以红盘报收,说明市场并没有很担心这个利空。
影响非银板块新增资金
不过,提高融资保证金比例,毕竟减少了未来融资的资金量。这就意味着同样的资金,融资买入股票的数量会减少,快速增长的融资余额将被遏制,对于市场资金面无疑将产生不利影响。
融资保证金比例提高至100%之后,考虑持有股票还需要打折才能冲抵保证金,实际的杠杆上限为1.7倍。这一调整对“两融”客户来说影响巨大,硬生生砍掉一倍杠杆,假设融资标的涨幅20%,极致杠杆下(按蓝筹70%的折算率)可获得接近50%的收益,如果按100%的保证金比率收益率变成34%。
新规对券商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一定程度影响到券商创新业务发展规模,可能减少券商的收入,会对券商股形成一定压力。“两融”业务的需求增长在边际上可能放缓,因为成本在升高,预计未来两融业务的平均杠杆率可能从1.7倍下降至1.5倍以下。
新规除了对券商会产生不利影响,对非银板块也有影响,新规对相对低估值个股获得增量资金流入的影响或更大。以10月底融资市场份额最大的银河证券为例。其目前为中国平安设定折算率为70%,保证金比例为62%。即投资者若持有100万市值中国平安,可新开仓融资买入中国平安约112万元。新规实行后,保证金比例由62%提升至100%,折算率却不会立刻变化,同等条件下投资者新开仓买入中国平安上限降至70万元,新增资金潜力下降37.5%。
而反观创业板个股,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的大型券商已普遍将创业板个股保证金比例调高至100%以上,新规并不会给投资者新开仓买入此类个股造成直接影响。
自10月市场转暖以来,非银金融板块由于估值较低、盈利增长想象空间较大,同时风控标准较松易于融资,正是本轮融资资金快速流入的主要目标。数据显示,10月初两市非银金融板块融资余额874亿元,截至11月12日增至1242亿元,增幅42%。而在同期,两市融资余额增幅则为26.4%。11月以来,非银金融板块更是连续成为单日两市融资资金流入最多的板块。
业内人士估计,随着新规实施,以及非银板块短期内累积涨幅较大,新增融资资金流入非银板块的速度将放缓。
降杠杆为了慢牛能持续
这次融资保证金比例的上调,与融资余额的快速增长不无关系。在前一段时间股市的调整中,沪深两市的融资余额一度从2万亿元的高峰快速回跌至9000亿元,不过随着大盘的持续反弹,最近融资的需求再度高涨。据统计显示,沪深两市融资余额11月11日已经达到了1.15万亿元的高度,突破1.1万亿元已有3天;而就日环比来看,这已经是连续第七个交易日环比增长。从9月30日的9000亿元左右的水平,到如今的1.15万亿元,融资余额数据的增长非常快,差不多平均每个交易日增加近百亿元。
此时提高融资保证金比例,是监管层在引导市场向理性、稳健的投资风格转换,抑制小盘股的疯狂炒作,引导大盘蓝筹股的长期价值投资。中长期来看,有利于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两融”余额占到流通市值的比例通常不应超过3%,“两融”交易量占市场总交易量的比例通常不应超过20%。而目前A股市场中这两个比例分别已经接近2.7%和14%左右,可以说已经开始进入警戒区。监管层选择这个时候进行监管也就顺理成章了。现在给市场“降温”,并不是为了打压行情,而是为了抑制股市再次出现“疯牛”、“狂牛”,在明年股市注册制推出之前,维持一个“慢牛”行情。此次提高融资保证金比例,对二级市场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本周走势也证明了这一点。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