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中国的很多地方俗称耗子。五代时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即便如此,统治者还是竭尽搜刮之能事,巧立名目,征收各种苛捐杂税:赋税除正税外,还有许多附加税,如吃盐要上盐税,养蚕要上蚕税。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一种“附加之附加税”——雀鼠耗。缴一石粮食,需加损耗税两斗(因粮食要被雀鼠吃掉而引起损耗)。百姓苦不堪言,因敢怒而不敢言,只好将一肚子苦水泼到老鼠身上,痛骂它们是“耗子”。
民间对老鼠的印象一向不好,在家里偷吃油粮食物、咬坏衣物、传染疾病,晚间吱吱叫得人睡不着。正是这种吱吱声被人们“认定”为老鼠在搬家乃至在娶亲。
老鼠晚间最活跃,喜欢沿墙根或家具边行动。一面吱吱叫,一面迅速蹿动,因为在“搬运东西、在娶亲”,因此前人认为不能去打搅它们,否则,你若打搅它们一次,它们便打搅你一年。
动物界鸣鸟的叫声最好听,鸣鸟的鸣叫被称为唱歌。长期以来,普遍认为老鼠只能发出吱吱声,然而最近维也纳和美国的科学家发现,除吱吱声以外,老鼠也能像鸣鸟那样发出唧唧、喳喳等其他声音。尽管它们的唱歌天才略逊于鸣鸟,但它们会用富有艺术编排的各种音节,唱起来像诗歌一样,分节分段,甚至会用叠句,会玩高音、低音,在不同的情况下唱不同的歌。仔鼠以唱歌的方式喊它们的妈妈,雌鼠经常表演大合唱,雄鼠唱它们的“保留节目”,为它们的领地划出记号。雄鼠在交尾期尤其善于歌唱——为了争取雌鼠的赞美和钦佩。如果一只雄鼠闻到了新鲜的雌鼠尿液,但雌鼠却没有出现,于是雄鼠唱得益发响亮,歌声也特别复杂。一旦雌鼠出现了,“魅力之歌”顿时就变得很简单,因为它还要留下一部分能量求爱。科学家还发现,老鼠特别爱看电视广告镜头,此时此刻,老鼠显得非常兴奋,唱得也特别卖力,连胡须也跟着跳动。
每一只鼠的唱歌都是独一无二的,雌鼠从其他鼠的歌声中识别出自己的弟兄,以此避免近交繁殖——大自然的设定。可惜这些啮齿目动物的歌声只限于超声波范围,人是听不见的。科学家们是通过专门的传声器录下“鼠歌”的。哺乳动物中能唱歌的并不多,除人以外,堪称“歌唱家”的还有鲸、蝙蝠和灵长目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