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戏剧学院昨明星荟萃
~~~——上海戏剧学院昨明星荟萃
~~~——上海戏剧学院昨明星荟萃
~~~——上海戏剧学院昨明星荟萃
     
2015年12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剧场座位仅999 返校校友超三千
——上海戏剧学院昨明星荟萃
朱光
■ 佟大为(左)、徐峥表演小品《猩猩》
■ 学生们表演舞蹈《红》片段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昨晚6时半,是上海戏剧学院校庆70周年晚会的入场时间,能容纳999人的上戏剧场门口被当天返校的3000多名校友围得水泄不通。但是,刘威、尤勇领衔的话剧《年青的一代》剧组一走过来,人潮自动分开,让剧组先行进入……回归母校,参加校庆活动的有明星,有艺术家,还有更多走向全国的艺术工作者。校友礼物是一块名为“宏砖”的板砖,情“贵”礼“重”,1万块砖基本被领光,整个校园热闹非凡而井井有条、激情澎湃又行动有序——这都应归因于艺术教育。上戏的校训是首任院长熊佛西的话:“爱民族、爱国家,辨是非,做个有情操的人,然后,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本校的训练体系,是训练如何做人。”

  达式常 骑着自行车来排戏

  从来没有哪一出话剧,从校园走向全国并被改编成电影后,影响了一代年青人志向,进而改变了整整一代人命运的。这出话剧,名为《年青的一代》,首演于1963年的华东区话剧汇演,一炮而红。由陈耘编剧、朱端钧导演的该剧,后来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按参演首版话剧的娄际成的说法,这出校园戏剧引发全国数百个剧团纷纷排演并红遍全国的道理是,它探讨了当时年青人最关心的问题:“做什么样的人,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理想?”

  昨天下午,校方邀请了电影版三位主演杨在葆、周谅量、达式常以及话剧版主演曹雷等四位老艺术家,与表演系13级本科生和部分校友,演绎了“2015校友版”,总导演为毛卫宁——这位戏文系校友也正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导演。执行导演为导演系副教授石俊。他透露了老艺术家对艺术和学校的深情厚谊。达式常当年同时被电影专科学校和上戏表演系录取。上影厂求贤若渴,对他说,读电影专科只要3年,可以比上戏四年制本科,早一年毕业去拍电影。于是,达式常就与上戏失之交臂。因此,这一次,他特别珍惜“特邀”的机会。每次排练都准时到,还是骑着自行车来的!80出头的周谅量,在20多岁拍电影时,腿脚受伤,行走不便,所以不常演戏。她上台只说了三句话,就把与她搭戏的学生们感动哭了:“我已经30多年不上台了,这次能来是母校对我的厚爱,太怀念这段时光了。”

  新藏蒙 艺术枝蔓缘自上戏

  上戏为全国培养了更多扎根人民、扎根边疆的艺术工作者。今年4月19日因病逝世的新疆艺术学院创院院长、书记石泓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杭州人,在上戏舞美系求学,却志在远方,偏偏奔向新疆,先是创立了新疆艺术学校,进而把“学校”升格为“学院”。他也是一位画家,靠卖画的钱,花15年建造了硬件条件在当地属一流的艺术院校。造完,他退休了,都没踏进过自己的办公室。此时,他想在杭州买套小房子养老,却没钱,家里始终用的是写有“上海戏剧学院”的搪瓷碗。受到他帮助的老师表示愿意资助他买房:“你有银行卡吗?我直接把钱打过来。”他答:“我没卡。”

  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阿里木江·亚森说,有一晚在家忽然觉得心慌,“当时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我要给石书记打电话。拿起电话,第一句喊的是:爸爸……”

  石泓的故事被上戏拍成一部12分钟的纪录片,在教学楼红楼门口的大草坪上竖立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映。不能挤入剧场的2000多名校友,还能在这里看“现场直播”的校庆晚会。

  新疆、西藏、内蒙古——在上戏70周年的历程中的不同时期,都在为少数民族培养艺术工作者。电影《西藏天空》集结了上戏5代藏族班代表。此次西藏话剧团、内蒙古话剧团也都送来了节目。其中,由戏文系孙祖平教授编剧的《国家的孩子》,继为内蒙古赢得第13届“五个一工程奖”后,再度上演。

  佟大为 成为校友合影背景

  上戏校友几乎都不“追星”——因为那些“明星”也不过是同学,知根知底。校门口设的门岗,主要是防粉丝的——他们知道胡歌早上9点到,中午回杭州。胡歌在杭州拍戏,特地把昨天上午的时间空出来,坐高铁来回,就是为了在校庆典礼上朗诵诗篇。廖凡的行程没确定,所以就没被安排参与具体演出活动。一身黑衣衫裤的他,在校园里行走,也并不比其他校友更惹眼。

  两位戏文系毕业的女生,在校园咖啡厅里合影。拍完照,忽然发现背景里有穿着条纹羊毛衫的佟大为。他正在低头看手机。他是参加校庆晚会的表演嘉宾。他演完,就轮到徐峥所在的班级整体登台。最令上戏校友振奋的倒不是明星,而是上戏校友徐翔,成了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不过,当一身西装、舞美系出身的他行走在校园里时,也没被人认出来。没被人发现的还有陈凯歌的夫人陈红,只从照片里看到她在上戏逗留的踪迹……

  但是,依然,每个人遇见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对方两眼。认出来的,惊喜。认不出的,微笑。 首席记者 朱光

  【相关链接】

  ■ 上海戏剧学院的前世今生

  始建于1945年12月1日,上海市立饰演戏剧学校。1949年更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艺教系乐剧组并入,建立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隶属国家文化部。2000年转制为市政府与文化部共建,市政府管理。2002年,原上师大表演艺术学院、市戏曲学校和市舞蹈学校并入上戏。

  ■ 上戏5个校区

  横浜桥校区:四川北路横浜桥一带,是上海市立饰演戏剧学校旧址。

  华山路校区;莲花路校区;虹桥路校区(上戏附属舞蹈学校);浦江镇校区(正在建设中,预计2018年落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题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颐养/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界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事
   第B04版: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剧场座位仅999 返校校友超三千
一人一板砖的情
学员演员们一起学习剧中“旗语”
《海绵宝宝》继续“吹泡泡”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9剧场座位仅999 返校校友超三千 2015-12-02 2 2015年12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