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林“坐床”,成了近日的娱乐热门话题。明星、皇阿玛、皈依佛门,如此集于一身,想不火也难。但从舆论反响看,很多人质疑其疑似“坐床”,有的评论甚至已经溢出了事件本身,将调侃的矛头指向当下并不少见的打着“活佛”之名的江湖乱象。且不说此次皇阿玛“坐床”是真是假,是善意是做戏,至少,越来越多正在擦亮眼睛的“朝阳群众”,已经将忽悠的三维时空压缩得很窄很窄。
然而,你知道吗,当今的社会,谁最好被骗、最好被忽悠?我以为,并不是明星粉丝。而且,最容易滋生忽悠的场所,也并非娱乐圈。放眼社会,比今天你“坐床”明天他“卖拐”更具忽悠性的,倒也不胜枚举。
上周,一则游戏界的新闻颇砸眼球。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热衷玩游戏而晋升为热门电子竞技游戏《英雄联盟》的大师级玩家。据悉,如今小新已签约了王思聪旗下的熊猫TV游戏平台,月收入高达3万元,从此走上了职业游戏人的道路。倒不是说12岁的小新在忽悠人,他能头戴“大师级”桂冠,凭的是真本事。以后谁要敢再说打游戏是玩物丧志、打游戏怎么能成才,小新和他的家长肯定会跟你急。只是,个案永远是个案,如同丁俊晖,8岁就迷上了台球,望子成龙的丁父,顶着各种压力硬是要求儿子就读的学校允许让他只修语文和数学,半天学习半天练球。问题是,有多少个孩子是小新和小丁,又有多少个孩子最终真能玩转“大师级”称号。如果真的要把孩子引向月入3万元的职业游戏人轨道,估计10000个孩子会有9999个人成为炮灰。由此,忽然想到了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就是在许多中小学墙上张贴着的那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谁曾想到,大发明家还有后半句话却被不知哪位教育界英明人士硬生生地抹去了:“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瞧见了吧,什么叫忽悠,教育一旦与忽悠沾边,真是要害死人的。
也是在上周,2016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俗称“国考”)落幕。国考热早已不是新闻,怪就怪在有消息说“降温”了。数据显示,本次考试共有139.5万多人通过资格审查,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超46万人弃考。如此多的人弃考,国考不“降温”才怪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且看几组数据。一,此次国考招录计划数比去年增加了5000余人,增幅达25%,创十年新高;二,报名过审人数较去年仅减少了1%;三,今年46万人弃考,但这并非国考史上首次大规模的考生爽约,2012年国考37万人弃考,2013年38万人弃考,2014年弃考人数逾40万人,2015年国考也有多达50余万人弃考,因此,从弃考比例来看,并没有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的弃考人数仍居高不下,或许还与今年是“最严国考年”有关。刑法修正案实施后,一旦在国家级考试中有作弊行为,或将最高获刑7年,这也迫使一些并不阳光的人“未考先怯”。由此来看,如果单从46万人“弃考”就判断国考降温了,乃至公务员行当不吃香了,那多半是被忽悠了。道理很简单,只要在报名资格上政策收紧一点,国考就会立马大跳水。比如,这几年坚持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这势必会在客观上抑制“报考热”。正是从这点来说,有人在唱衰“国考热”,考生不能当真,政策的制定者更不能一叶障目。
重要的问题再问一遍。谁最容易被忽悠?谁的钱最好骗?想来想去恐怕要数中国学生、中国家长。近日,教育界又传出一个数据:中国平均每3天诞生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据统计,1995年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仅71家,但如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达到了2371家,在校生总数56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约有46万人。有统计显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是目前与我国合作办学项目最多的国家。比如,有一所洋高校在中国境内办了40多个合作项目,几近“连锁店大学”。国内某高校国际学院院长一语道破“天机”:每名学生每年收费7万元,1000多名学生的规模,中外合作双方各拿50%,还有一些业务费与提成归学院支配。连美国肯恩大学负责人也通过媒体喊话,这些机构和项目并不是在中国的分校,而是一个自我运行的机构。既然是“自我运行的机构”,换句话说,与国外的母体高校并没有真正的体制和学术关联,甚至连“私生子”也够不上。把孩子送进这样的“机构”,用句上海俚语,叫作“宰冲头”。
上海人还喜欢说“冲头宰不光”,和北方话“大忽悠”本意接近。只是,把教育弄成了“忽悠”,把孩子和家长当成了“冲头”,不由再脱口而出一句沪方言:“勿作兴!”
(作者为首席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