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教育学者齐聚闵行 举办第四届“教育领导者论坛”
~~~教育学者齐聚闵行 举办第四届“教育领导者论坛”
~~~教育学者齐聚闵行 举办第四届“教育领导者论坛”
     
2015年12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叩响“教改”新时代大门
教育学者齐聚闵行 举办第四届“教育领导者论坛”
陈乐 言言
■ 各路教育专家、学者齐聚论坛 陈乐 言言 摄
  11月26日至29日,各路教育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市闵行区,参加第四届“教育领导者论坛”暨“‘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校领导与管理创新”会议。本次论坛由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及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闵行区教育学院承办,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协办。论坛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志斌,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闵行区副区长杨德妹,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会长奚洁人,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主任彭新强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奉贤区副区长倪闽景,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王浩等作重要发言。

  今年的“教育领导者论坛”以“贴近实践、关注前沿”为宗旨,以闵行区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主题报告会、四所信息化特色学校考察、十场分论坛专场报告会等多重形式。直面“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校领导所面临的管理问题和挑战;并重点关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如何回应互联网与新技术所释放的教育变革力,引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方式的优化等目前教育界的核心焦点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已从区域竞争‘软实力’升等为‘硬实力’”,闵行区副区长杨德妹表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已不容忽视。”在“互联网+”时代,基础教育正在努力实现转型发展,市教委副主任贾炜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互联网”两种模式的区别上:“‘互联网+教育’更侧重的是教育人思维观念的改变与提升,而‘教育+互联网’模式或是指向教学工具、技术能力更新换代。”

  教育并不是工具,单纯依靠技术的替代更新,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为了更好落实“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和“办好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追求。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王浩提出,以办学治学的新思维为“轴”,以互联网这个新技术作“媒”,在打造以区域教育内涵发展为目标,以全方位管理信息化为基础,实现基于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大力促进师生发展,提升教育品质等方面总结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经验。

  闵行区结合自身区域特点,探索出一条依托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管理转型的路径。经过几年的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已初步构建,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内广泛使用,在业务管理、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决策支持、公共服务等管理工作中也产生了深刻变化。

  为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2012年起,闵行区以数据“领航”,从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个性技能、成长体验四大维度入手,全面实施中小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建设。目前,这套档案已覆盖全区所有中小学,涉及学生15.3万,积累了连续三年的学生成长完整数据。围绕这些数据,教育质量管理方式发生变革,实现了基于实证的管理、指导和干预。

  利用“互联网+”新技术,闵行区还以数据管理新技术作为支撑,推进基于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决策优化。在信息化环境的支持下,启动了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教育财务精细化管理系统、数字化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围绕数据链形成了各级行政管理流程的再造。从原先根据前期管理结果来预估下阶段的工作布置,转变为根据数据变化及时进行行政干预、发布政策,提高了区域教育运行效率。

  只有提升使用效能,才能最大程度为数据增值。早在2013年,闵行区教育局就将学生基本信息先后在“学生个人成长空间”、“区学业质量分析与报告”、“区学生成长数据分析与挖掘”、“学校办学绩效考核”等近十项业务领域进行应用。

  “互联网+”管理思维,还为学校校本化课程开发提供专业数据支持,为了获取更精准的学生校本课程学习数据,之后对学校逐步进行试点,开发了校本课程管理平台,将课程分为不同的模块供学生在平台上自由选择。此外,基于数据进行学生个性化发展干预实践。通过数据,学校发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向与特点,进行区校联动,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干预。

  教育信息化也为区域教育的特色创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区域教育水平的整体发展提供支持。“互联网+”叩响“教育改革”新时代大门。本届“教育领导者论坛”借由闵行区近年来取得的教育信息化成果,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化将为教育的转型变革与内涵发展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依托“互联网+”新思维和新技术,闵行区已实现数字化与区域教育管理的“无缝衔接”。

  新民教育中心 陈乐 言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题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颐养/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界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事
   第B04版: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互联网+”叩响“教改”新时代大门
遍览澳洲八大风采 探寻名校申请之路
广告
新民晚报校园通讯/新民教育B08“互联网+”叩响“教改”新时代大门 2015-12-02 2 2015年12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