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第一次市民投资维权。
微评篇幅短,不再追溯过往,只说这次“朋尔事件”。据在现场的记者描述,向朋尔讨说法的,多为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这个,有两种可能:一是购买“朋尔”理财产品的,多为老年人;一是购买者各个年龄都有,但有空到现场维权的,多为老年人。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老年人比较乐意购买所谓“回报高、风险低”的理财产品,老年人比较好忽悠。老年朋友一定要明白:购买理财产品,一样是有风险的。
我们当然希望,朋尔公司的资金链没有断掉,购买“朋尔”产品的市民不会血本无归。但是,这个让旁观者也心惊肉跳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两点———
其一,投资者在购买任何金融产品时,不要轻信任何人的承诺,更不要相信“包赚不赔”的神话,而是要对该产品的可靠度和风险度有详尽的了解;
其二,在金融新产品层出不穷之际,金融监管部门要及时跟上,建立统一的风险评估体系和公开透明的操作规范,帮助投资者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相关报道见A9版·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