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无疑成为房价的助推剂。魏女士介绍,澳大利亚会在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对学校举行监测考试,并根据学生成绩、师资情况、家庭收入等综合要素形成官方排名,向社会公布,供家长参考。澳大利亚公办小学严格按照街道甚至是门牌号码来招生,学校的网站上公布详尽的“catching area map”(学校对口区域地图),细化到每条街甚至每一个门牌号。同一个街区内,这条街单号的房子对口,那条街双号的房子对口的情况,并不足为奇。同样质量的房子,也因此可能隔着一条马路,房价相差十几万澳元。
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有1700所公立小学,其中43所设有OC(Opportunity Class)班,相当于“资优班”,在全悉尼所有四年级学生中通过英语、数学、写作、综合能力四个方面的考查,选拔资优生。OC班通常放在排名较前的学校,OC班考入精英中学(Selective School)的几率也相当高,从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
OC班的存在,也让历来重视教育的华人家长不得不为孩子的教育不断加码,各类补习班也因此应运而生,生意火爆。
不过,魏女士坦言,悉尼人口密度毕竟不能和上海相提并论,因此,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只要住在相应学区就可就读,就读悉尼“第一名校”,对新移民来说难度并不算很高。“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用你良好的信用记录、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以及有教养的孩子,说服房东把房子租给你。”魏女士说。
旅居加拿大的王方(化名)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区域的教育水平、家长的文化层次影响着一个区域的总体房价,但和上海不同的是,在同一片区域内,例如她所居住的约克区,并不会出现一两所学校特别热门,周边房价畸高的情形。
在对加拿大公立教育系统做了一番探究后,她发现了加拿大教育均衡化的奥秘。首先,公立小学资金由政府统一拨款,避免了各地因经济条件不同,税收差异而造成的投入不均衡。其次,教师实现了充分流动,她所在的街区内有三所小学,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安排,三校之间的师资始终处于互相流动状态。一名老师这学年在这所学校任教,而下学期很可能来到另一所学校任教。每当新开设一所学校时,教育主管部门更会抽调一些资深教师,帮助新学校迅速提升教育质量。此外,从3年级开始,学区内会通过智力测试选拔一部分有天赋的孩子开展“Gifted Program(天才培养)”计划,而这样的“资优班”会特别放在统一学区内排名最后的那个学校,由该校教师执教,为其他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也藉此向家长传递信息,认识到孩子的个体差异,信任学校和教师的努力。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