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上海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上海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上海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上海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城市化阳光下留住乡愁
上海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邵宁
  宝山区罗店镇天平村村民郑阿姨是村里超大(上海)食用菌有限公司的职工,负责大棚食用菌种植管理,平均每年收入将近4万元。另一户村民老王以成本价从公司直接购买制作发菌培养好的食用菌菌棒,自己负责出菇管理,每年种植2茬,一部分卖给公司,一部分自己销售,年均收入近6万元。

  近年来,虽然宝山农村村庄和农民数量在减少,但是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扶持农业集体规模经营,目前全区有5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实行规模经营,规模经营土地共3.3万亩,农场职工2134人,农场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通过顶层设计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如今,上海市郊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身份,成为农场或农业合作社的职工,农业生产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去年,上海市委把《推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重点调研课题之一。经过一年调研,于今年年初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重在从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缩小城乡差距,力争使上海率先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推动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

  目前,上海正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大农村人才培训力度,探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今后,农民可以参加农艺师等职业资格的评定。今年1-9月,上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3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领先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

  看病负担更轻

  优质教育落户郊区

  从明年元旦起,本市市民无论城镇户籍还是农村户籍,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随着政府投入的进一步加大,市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将有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农村居民待遇将有明显提高。农村居民住院费用不再设最高支付限额,原来新农合住院费用一旦超过12万元,就不能再结算医药费了,而实行城乡统筹后,超过12万元的住院费用还可以按照规定比例结算。此外,农村居民各级医院的住院支付比例有所提高,农村居民进城到大医院看病的负担更轻了。

  一系列与郊区民生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在上海陆续推出。今年,上海在建的168公里轨道交通中大量涉及郊区县;在改造农村桥梁和农村公路方面,上海正研究加大对区内道路跨越高等级航道、铁路、高速公路部分的补贴力度;结合郊区村镇归并,分类别提高村主路建设标准。

  为满足郊区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本市正逐步为郊区引进一批优质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目前,已有不少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落户郊区。如上海中学在临港新城开办了上中东校,交大附中在嘉定开办了分校,今年9月,复旦附中在淀山湖新城开办的青浦分校也迎来了新生。郊区学生在当地就读名校已不再是梦想。

  中国最美乡村

  上海7个榜上有名

  水青岸绿、粉墙黛瓦、交通便捷、民风纯良……在这里,江南水乡民居风格多年来从未改变。村里有两条流淌了千年的小河,河水清澈鱼虾成群,如今河堤植被郁郁葱葱,还建有长亭供村民纳凉休息。这就是被评为2014年度上海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奉贤区庄行镇潘垫村。

  今天的潘垫村,形成了优质粮食、水产、水果、无公害蔬菜的产业基地,特别是潘垫蜜梨,是当地最为有名的特产。依托农业经济,乡村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春赏菜花、夏食伏羊、秋品新米、冬看民俗。”一年四季,潘垫村都吸引着都市里的人们,前来感受千年江南古村的独特风韵。

  近年来,上海郊区已出现了越来越多像潘垫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农业部公布了2015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上海有4个村上榜:崇明瀛东村、青浦张马村、奉贤的杨王村和海湾村。加上去年上榜的松江黄桥村、奉贤潘垫村、金山渔业村,上海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村子已达7个。

  “城乡发展一体化,不能片面理解为城市郊区一样化。”在城乡一体化时代,让广大农村既留住山水乡愁,又沐浴到城市化的阳光雨露,全面融入现代都市发展,上海正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首席记者 邵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街拍/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新民俱乐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在城市化阳光下留住乡愁
炎症性肠病慈善专项基金成立
仁济南院三周年专家坐堂咨询
出门上班“撞见”眼镜蛇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在城市化阳光下留住乡愁 2015-12-13 2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