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利用年假带着太太一起去西安“秋游”,看了兵马俑,还去了壶口瀑布、黄帝陵,一路上游兴尽遣,也算是不虚此行,不过最让我开心的还是与铜镜相关的一些收获。
到西安不久,就去了大雁塔旁的一个古玩市场,看到一家店里有几块铜镜不错,便走进店里。店主非常好客,甫一进店,就倒茶给我,可惜我时间不多,不能与店主长聊,只得加了他的微信,匆忙观望了一番便走了。
晚间休息时,那位店主又在微信上联系了我,还给我发来了不少铜镜的图片,里面有几块唐镜不错,其中一块“三乐”葵花镜我也有一枚,他收的那枚品相还不如我的,锈迹也多,价钱也不便宜,最终我还是婉拒了他的推介。虽然没做成生意,但那位店主人不错,当我问他西安当地有没有古玩早市时,他依然很热情地回复了我,说:“朱雀路体育场西门对面就有,一般6点半左右就有人出来摆摊,7点左右过去正好。”我向这位网名叫“A口香糖”的网友道了谢,第二天一大早便去了。
去了才知道,这位网友介绍的真是个很不错的早市,堪称“辉煌”,不似有些早市只有少少的地摊,颇为冷清,这里人气很旺,转一圈大概要花3个多小时,遗憾的是摆出来的好东西不多,基本上都是一般的物什。
逛完早市,又去西门对面的一家古玩市场转了一圈,那里的人气就不怎么旺了,很多店已关门大吉,冷冷清清,走了半天,好不容易在一家店里看见一枚品相还算不错的银背小镜。走进店里歇歇脚,顺便和店主聊了会儿天,听店主讲最近的古玩市场很不景气,市面上精品很少。
我看中的那枚银背尖八角小镜虽然品相不错,镜面却锈迹很重。中原地区不同于南方地区,那里出土的古玩若是生了锈,往往能一直锈到最里面,即便用现在最先进的除锈仪器也无法去除锈迹;而南方地区的古玩即便生了锈,也往往是浮在器物表面薄薄的一层锈迹,借助现代的科学手段多半能够去除。此镜若无镜面的锈迹绝对算得上精品,可惜天公不作美,偏偏让它生了锈,带着满腔惋惜,最终我还是婉拒了老板的推销。老板倒也没多作纠缠,只是笑着说,若是没锈迹,哪怕有十枚,这样的镜子也早被买走了,我就算排在第十一个也轮不到我。原因无他,虽然现在的古玩市场不景气,但大家的收藏热情还在,只不过眼光越来越挑剔,只收精品,逢有精品出货,向来都是有价无市,他们做古玩生意的同行就先“叫行”买走了。
不甘心就这样空手而回,出了这家店,我又在古玩市场转了几圈,忽然发现在古玩市场外面马路上停着的那排汽车后面还有人行道,而人行道的路旁居然也有人摆地摊,赶忙又在那里逛了起来。
走着走着,看到一个专门卖旧铜器的地摊,摆着不少唐碗,可惜都锈迹严重,众多的铜器中居然还让我发现了一枚唐代的花鸟纹葵花镜。此镜呈八瓣葵花形,圆钮,钮的上下左右各有一对鸾鸟和喜鹊,四禽之间饰有四朵花;镜背的外围则刻有盛开的鲜花,两只蝴蝶和两只蜜蜂在枝叶间翩翩飞舞,生趣盎然。遗憾的是此镜也有锈迹,不过锈得还不算特别严重。和摊主交流了几句,得知当地的好镜子已经相当少,且特别容易生锈,不过这两年铜镜的价格已经回归到1997年的行情,不再那么畸高。听了老板的报价,再看看手中的镜子,虽然有些锈迹,但是尺寸很大,直径足足有19厘米(若是不锈也是一枚上好的精品),权衡了一下,想着价格也可以接受,最终还是将此镜买下了。
虽然自己此行未能买到如意的好镜子,但仍然收获不小,只因在去大雁塔的路上顺道参观了一下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去时虽然已非十一黄金周,但依然人山人海,光是排队就排了半个多小时。在馆里看到了很多好东西,比如以前从未见过的唐代的金饼,很是震撼。而一枚唐代的海兽葡萄镜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一枚尖八角银背镜,直径有20厘米以上,光是看就能感觉出其非常厚重的质感。对于像我这样的铜镜爱好者而言,即便不能拥有这样的好镜子,能看到、饱饱眼福也是美事一桩,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