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新民观察·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如今居住条件越来越好,许多邻里却相见不相识。塘桥街道以适当补贴鼓励居民建家庭睦邻点——~~~
如今居住条件越来越好,许多邻里却相见不相识。塘桥街道以适当补贴鼓励居民建家庭睦邻点——~~~
如今居住条件越来越好,许多邻里却相见不相识。塘桥街道以适当补贴鼓励居民建家庭睦邻点——~~~
如今居住条件越来越好,许多邻里却相见不相识。塘桥街道以适当补贴鼓励居民建家庭睦邻点——~~~
如今居住条件越来越好,许多邻里却相见不相识。塘桥街道以适当补贴鼓励居民建家庭睦邻点——~~~
如今居住条件越来越好,许多邻里却相见不相识。塘桥街道以适当补贴鼓励居民建家庭睦邻点——~~~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今居住条件越来越好,许多邻里却相见不相识。塘桥街道以适当补贴鼓励居民建家庭睦邻点——
“打开家门”构建新型邻里关系
宋宁华
  本报记者 宋宁华

  一面是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公共空间匮乏,一面是商品房邻里相见不相识的漠然。为了搭建居民们交流沟通的平台,往往在居委会等公共区域“挤”出狭小的空间作为睦邻点,满足居民们社交活动的需要。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今天,记者从浦东新区塘桥街道获悉,该街道在本市率先鼓励居民“打开家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居民社区文化活动,街道给予一定的补贴扶持。

  连街道负责人都始料不及的是,去年有24户人家“开门揖客”,今年增加到47个,明年计划将“家庭睦邻点”扩大近100家。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电视剧曾经红极一时,是什么样的心态让这些家庭愿意敞开心扉,还有多少家庭愿意加入其中?记者为此做了实地调查和采访。

  “家有豪宅”广邀朋友

  在龙园居民区的一商品房小区,刚走到王解珍家门口,就听到一阵欢声笑语传了出来。

  在宽敞的复式房子里,记者看到,十几名老邻居正在客厅里有说有笑。客厅茶几上,热乎乎的赤豆馅南瓜饼、鲜肉月饼都是邻居们刚刚“出炉”自制的。“娘子军”里唯一的一名“洪常青”正拉着手风琴,为大家伴奏。唱到兴起处,邻居们掌声和笑声此起彼伏,热火的气氛让人感觉到过年般的热闹气氛。

  满面红光的王解珍还自编自演了一个“数来宝”:“我们的睦邻点,能人真不少。谁有烦恼大家解,谁有困难大家帮,好吃的东西大家尝,好听的歌儿经常唱,心情舒畅身体好,个个都是家中宝……”

  “你看不出来吧,我是患癌症!”王解珍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原来,6年前她被查出患有肾癌,经过手术摘去了一个肾脏。王解珍的儿子张骐说,2008年搬到浦东塘桥后,刚开始街坊邻居之间很陌生,母亲感觉很孤单。经过居委会组织的一些活动后,许多邻里便熟悉起来。由于社区文化中心的地方有限,于是王解珍干脆就把大家召集到家里来,每个月固定聚几次,心情愉快了,精神也有了慰藉。“后来,街道颁发了一个‘睦邻点’的水晶牌放我家,睦邻点算是正式成立了。我们一家人都很支持母亲的这个举动。”

  纯老家庭“抱团取暖”

  记者又来到塘桥街道的一个老式小区——南泉小区,在一套老公房里,只见几对老夫妻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帮忙做家务。

  居民杨福娣告诉记者,这是陈阿姨的家,前段时间陈阿姨眼睛开刀,家里只有老夫妻俩,于是邻里们就轮流给她送饭,还定期上门来帮她打扫卫生、做做家务。

  和其他睦邻点的水晶牌设在某个居民家中不同,记者了解到,这个睦邻点是流动的,由6户家庭轮流“坐庄”。这些家庭基本上是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的纯老家庭。有人骨折了,大家轮流到医院照顾,解决了孩子们不在身边、无人照顾的烦恼。有人一天没出现在小区里,马上有人上门关心、嘘寒问暖。

  因为地方小,经济收入也有限,过去大家采用“凑份子”的方式,一起买点聚会时消耗的瓜子等物品。自从街道将这里设为睦邻点后,街道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大家聚会的频率就更多了。

  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奚德强表示,睦邻点创办初衷是鼓励低龄老人向高龄老人提供多样化的照顾服务。但创办以来,在居民区反响很好,不仅涉及养老方面,居民自治群文活动也逐渐繁荣起来。今年10月30日,塘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获评“2015年全国优秀文化站”,这也是上海市唯一获奖的单位。

  “睦邻点都设置在居民家中,大家聚在一起比较放松,效果也比较好。”他介绍,街道还建立了一套补贴机制,根据睦邻点的规模、人数、服务范围和家庭环境评估,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打开家门”能否复制

  但在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一些居民的不同声音。有居民表示,毕竟家庭是比较私密的空间,除了亲朋好友偶尔聚会外,在家里定期举办邻里活动,对家里其他成员的生活还是多少有些干扰。

  在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记者了解到,为了鼓励邻里文化,他们采用的是每年举办一次邻居节、鼓励居民“走出来”的做法,今年已经是第十二届了。由于邻居节里引进了一些社会组织,举办了志愿、亲子活动等,现在不少年轻的“宅男”、“宅女”们也愿意走出家门,参与到活动中来。

  上海社科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徐中振表示,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但随着商品房的发展,许多居民离开了原有的老社区,邻里关系也比较疏离。打开家门,重塑邻里文化和情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社区居民们建立互助共同体的愿望。

  对于一些居民“把家门打开”是否会有其他风险和隐患的担忧,徐中振认为,家庭睦邻点的成员如果都是熟人,“熟人社区”会自发形成约束力,形成自律,对于越矩行为会排斥,不存在太多风险。街道社区也应多给予睦邻点关心和支持,让它们成为老年人的“心灵家园”。本市其他社区是否可以复制推广“塘桥做法”,应该视社区、家庭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复制推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互动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中国商学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物业
   第B14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新邻里时代
“打开家门”构建新型邻里关系
国际化 美女多 吸引人才 上海多项排名列全国首位
童话世界
奉贤首个街道西渡街道挂牌成立
内地香港基金互认首批开闸7只
新民晚报新民观察·要闻A03“打开家门”构建新型邻里关系 2015-12-19 2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