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怀抱着感恩与激动的心情写下这封信,感谢普陀区中心医院的领导、医生和护士们,感谢好心人长久以来对我们的关怀和帮助,在我最无助的时候雪中送炭,让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12年前,我和丈夫唯一的女儿遭遇车祸去世了,随后我也被查出患有甲状腺肿瘤。由于痛失独女,我还患上了精神抑郁。当时拖延了治疗肿瘤的最佳时机,待手术时,我的病情已很严重。爱人带我四处求医,但我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直到在普陀区中心医院遇到我的护士干女儿们——王聪、王萍、宋宗泽,还遇到一群好心人,才让我觉得生命好像重新有了意义,我想活下去了。
2011年7月,我刚住进普陀区中心医院中医肿瘤科,记得是“干女儿”王聪入职的第一年。这个阳光灿烂的小姑娘是我的责任护士,不论是上班还是下班,她总跑来和我说话。看着她,我好像看到了女儿,女儿当年离开我们的时候也是这个年纪。我原以为这个姑娘不过是上班负责任,所以这么关心我,可是当我出院在家休养时,她居然上门来看我。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打开门看到她的那一刻,我以为女儿回来了。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她真的把我当作干妈,不是一时兴起。她只要有空就来看我,实打实地关心我,后来王聪的姐姐王萍、同学宋宗泽也跟着她来照顾我。好几次我公婆身体不适,我爱人要照顾老人,我一个人住院,几个姑娘就轮流陪夜。其实她们当护士也很忙的,有一次小宋下夜班后赶来陪我,怕自己打瞌睡,错过更换吊瓶的时间,就把一块凉毛巾搁在头上——让自己保持清醒:“要不要喝水?”“指甲长了,我帮你剪吧。”王聪对我的起居生活总是最细心的;由于长期化疗,我胃口不好,这几个孩子还经常炒新鲜蔬菜给我送来,王萍总像个小管家盯着我吃这吃那。天冷了给我们添衣,过年了陪我们过节,甚至是我爱人的生日她们也从不会忘记,关心我的事情太多、太多,数也数不过来。如今其中2个干女儿还给我们“送”来了2个女婿,我出院住院她们总抢着来接送我,一有事情一个电话便来到了我家门口。
其实更让我感动的还有普陀区中心医院领导长期对我的关怀、肿瘤病房的医生和护士对我的关心、病房护工阿姨的照顾(不收一分钱),每次住院反而成了最令我期待的事情,因为在医院里有很多好心人陪着我,我感到很温暖。
我一直很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群好心人的故事,所以我将我和干女儿的故事告诉了报社和电视台,希望我们的故事能让这个社会多一点正能量,今年11月24日,新民晚报刊登的《“白衣天使”叩开患者心门 失独家庭多了“女儿女婿”》文章就是我和我的爱人与普中心这群好心人的故事。
一晃眼我与他们结缘已经4年多,我很感激老天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遇到了他们,我也没什么能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写下这封感谢信,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好,表达我的谢,这份恩我会永远记得!
本报记者 陈浩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