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闵行区罗阳中学校长王立英收到了一个5万元的“大红包”。捐款的家长夫妇表示以后每年都会捐,以表达他们对学校的感恩。
这对夫妻的感恩,很朴素、很真诚。他们曾想在市区给女儿择校,但了解罗阳中学的办校理念后,就让孩子进了离家200米的罗阳中学。这不仅省去了在市区租住供给孩子的经济、人力负担,更重要的是,这所学校虽然有一半外来务工者子女,但校风井然,孩子们友好相处,共同成长,他们很看好这样的环境。
现在上海的许多孩子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他们缺的是“缺失感”。但是,与外来务工者子女同窗而读,两相对比,加上老师的引导,反而能让他们有一种“代入感”,知道这个世界的不足,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
当下,不少可以就近入学的学校,因为接受务工者子女往往被上海家长放弃。当然,这也不排除有些学校办得不好,校风乌烟瘴气,家长当然不愿意把子女放进去。罗阳中学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例子,与良校为邻,家长又何乐而不为?
(相关报道见A7版·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