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灵璧纹石 富贵有鱼
原 野
  ◆ 原 野(上海)

  2013年中秋前夕,沪上雅兴楼主柳国兴在市场上弄到了一条重达三十多斤的大“鱼”,它并不是来自于菜市场的鱼贩子,而是从一位长期卧居于灵璧渔沟镇的石商手里觅来的,其实是一块形态象鱼的正宗灵璧纹石。灵璧纹石属于灵璧磬石的一种,产于安徽省灵璧县渔沟镇白马村的南山。灵璧纹石上有天然形成的各种清晰、流畅的纹路,美感十足。在灵壁石的大家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数量少,纹路华美,始终是灵壁石爱好者追逐的目标。

  这块呈“长腰型”的灵璧纹石,长60厘米,厚13厘米,高26厘米。其形体侧扁,背隆起,头大、口裂略倾斜,神似一条“鳜鱼”(上海人俗称桂鱼)相当珍贵:行话称“白马纹石,天赐神纹。”白马山所产的纹石更具美感。常见的石纹有龟回纹、蝴蝶纹、核桃纹、蜿螺纹和水纹等纹式。这块纹石来自产地,它集白马纹式于一身,全身从头到尾,充斥了无数石纹,各种纹式在它的身上均能找到;更珍贵的是鱼身沟壑纵横,布满了不少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洞,而且洞洞相连、洞洞相扣。常见的灵璧纹石“较闷”少见孔洞,造型更是单一,多为圆块,少于变化,当地石农流行了一句顺口溜:“纹石带洞,价格要命;纹石象形,价格连城。”充分说明了灵璧纹石收藏的价值取向。主人专门取材泰料交趾黄檀和镶嵌樱木,量身配了一个水浪型小高脚底座(长60厘米,宽16厘米,高20厘米)入座后,顿感“夹岸桃花燕子飞,一江春水鳜鱼肥。”

  中秋佳节,这条“鱼”虽然没能给主人的节日生活带来美味佳肴,却给柳国兴先生的精神生活,意外增添了不少乐趣。赏石艺术的真正价值存在于奇石精品中隐含的文化内涵和超越同类的完美性。无论从石种、石形和石纹来评价,它确实是一条无与伦比、不同寻常的“鱼”,一条非常珍贵的“桂鱼”。为此,我特意给这块灵璧纹石取名《富贵有鱼》。

  (图片摄影:张静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第A03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第A04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聚焦/文体汇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汇市金市
   第B08版: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C08版:家装专版
金代双龙铭文镜
张葱玉与汤临泽
灵璧纹石 富贵有鱼
探“雪”喜得佳书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C06灵璧纹石 富贵有鱼 2016-03-05 2 2016年03月05日 星期六